進入三月份以來,我提出了加倉直至滿倉“精準醫療”板塊的策略建議。3月2日提議建倉80%,其中精準醫療30%,房地產50%。3月8日建議精準醫療倉位提升到80%,3月14日建議該板塊加倉至100%,不管大盤漲跌。我們實施滿倉精準醫療策略以后,大盤觸底回升,截止本周末,市場表現如下:
數據統計圖
看好精準醫療的宏觀邏輯
堅定看好精準醫療,不是簡單的題材性炒作,而是根據醫療產業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趨勢的戰略性布局。如果說互聯網技術是過去十年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那么隨著技術的成熟,行業的增速明顯下降,行業發展主要是模式創新和改良,目前互聯網行業已經從新技術行業逐步轉變為傳統行業。正在此時,生物技術的創新卻出現了井噴式爆發。2012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技術可以用于人類基因剪輯,經過3年的工藝創新,到2015年開始用于醫療實驗,由此引發了一場“精準醫療革命”
醫療的三大層次
醫療的目的是恢復并保持健康狀態,它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大層次。傳統的中西醫治療,主要是以人體器官為對象,進行藥物或器械治療,實在宏觀上解決人體器官和組織的各種不適,成為宏觀醫療。近幾年針對癌癥等疑難疾病,興起了一種針對免疫細胞功能新型修復的CAR-T療法,也叫細胞療法。它是在人體細胞層次上的醫療,叫做中觀醫療。而當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以后,人類直接對受損基因進行修復,直接根治癌癥等疑難雜癥,這種醫療叫基因醫療,也叫微觀醫療。顧名思義,宏觀醫療就是通過藥物直接殺菌滅毒或器官手術恢復健康;細胞療法是激活人體免疫細胞讓后者消滅癌變細胞或病毒;而基因療法是通過改造變異基因,把癌變或不正常細胞改造成正常細胞,根治疾病。三種醫療方式,層次逐級提高,難度幾何級加大。后兩種醫療是針對具體患者情況針對性治療,叫做精準醫療。很顯然,傳統醫療是一種消極的、防御性治療方法,而精準醫療是積極而徹底的治愈。與傳統醫療不同,精準醫療是醫療界的一場革命,是一種顛覆性創新。
投資精準醫療的三個層次
投資精準醫療必須明確它的三個層次。基礎層次:基因測序。無論是細胞治療還是基因治療,首先要通過基因測序診斷病情,才能設計方案。同時,在實施精準醫療方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細胞和分子級別的檢測,所以,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的基礎。基因測序工具分為測序儀和試劑,屬于典型的制造業,一般醫療器械公司會順勢介入測序設備生產,相關標的不難尋找。中等層次,細胞免疫治療。相對于測序設備,技術層次較高,主要是通過對免疫細胞的功能強化和缺損修復,提高免疫細胞的戰斗力。這種技術治療癌癥效果很好,但是操作難度大,對患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無法大面積推廣,而且不是根治。最高層次:基因編輯。癌癥本質上是人體基因變異導致的細胞分裂失控,最后導致生命系統崩潰。基因剪輯就是對患者癌變細胞的變異基因,進行批量改造,使之成為正常細胞,使癌癥徹底根治,這是治療癌癥的最高境界。
目標選擇
精準醫療是個跨時代的技術創新,技術新,難度大,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并沒有技術拿得出手,能顯現出特別競爭力的公司,所為精準醫療,大多是傳統醫療醫藥企業轉型,醫藥器械公司創新,或其他行業跨界而來的。基因測序設備和測序運營企業比較好找,在上市公司披露中一查便知。細胞治療公司主要是制藥企業發起,目前有十幾家公司宣布啟動了相關項目,投資者可以查到。最難得是基因編輯,只有兩家公司跨界參與。由于基因編輯難度太大,目前的上市公司基本沒有實力操作相關項目,只能由上市公司出錢,專業研究機構主治隊伍實施,雙方對技術開發成果共享。目前廣州、上海、北京的研究機構水平較高,尤其是中山大學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得到世界科技界的肯定。
投資策略
由于這個技術太新,難度太大,就是醫學博士都未必說得清楚。投資者應該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逐個篩查,分散投資。資金實力較強的投資者,最好選擇5個以上目標,分散投資。對科技不敏感的投資者,最好不要參與。
從私募產業基金的投資動向看,精準醫療將是未來三年股市的投資熱點,今年的投資熱潮僅僅是科普階段,猶如2010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情。
總體來看,精準醫療行業的空間,超過汽車、房地產、互聯網,前景極為誘人,但是最終能夠取得成功的企業不多,投資這個行業,與其說是為了賺錢,不如說是為我國精準醫療
的發展,做出奉獻。當然,如果成功了,回報還是很豐厚的。(本文作者文國慶系資深投資專家、和訊座談會特約專訪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