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美聯儲按兵不動早已在市場預期范圍內,大家關心的是此次會議將傳達3月份是否加息的一些指引。從上一次美聯儲會議的利率預測點陣圖可知,當時預計2016年會加息4次,大約每個季度加息一次。
從多個市場指標看,3月份加息概率非常小,全年加息次數也會少于之前的預期。首先,從12月中旬以來,美國國債收益率是有所下降的,10年期收益率從2.3%下降到目前的2%;其次,最近兩個月美元指數都處在98-100之間窄幅震蕩,并沒有明顯的升值趨勢;再次,利率期貨隱含的3月份加息的概率已經下降到30%。
在會議聲明中,美聯儲表示“正密切關注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并正在評估對就業、通脹以及經濟前景的風險平衡影響”。這是去年9月份會議后,美聯儲再次對全球市場動蕩表示密切關注。
去年中國“8.11匯改”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本來大概率在9月份加息周期的美聯儲,被迫推遲到12月才采取行動。鑒于此,我們認為,今年年初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將使美聯儲把2016年第一次加息推遲至二季度。
對于經濟形勢,美聯儲的判斷由之前的“溫和擴張”調整為“近期放緩”,但仍然強調勞動力市場在進一步改善。美聯儲強調凈出口和庫存投資在放緩。美國12月份失業率為5%,新增非農就業達29.2萬,連續三個月處在25萬以上的較高水平。
美聯儲認為通脹低于2%的目標,部分反應了年初以來能源價格的進一步下降,認為長期的通脹預期是平衡的。12月美國CPI同比增速為0.7%。
春節前中國央行沒有采取降準的方式來釋放流動性,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非常規貨幣政策來平滑流動性,其本質原因是,央行害怕降準會增加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明確表示,“如果過度采用降準的措施,可能導致對短期利率過大的下行壓力,不利于穩定資本流動和匯率”。
也就是說,央行正在為了匯率的穩定而犧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最優的解決辦法是適當加強資本管制。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達沃斯論壇上也建議,暫時的資本管控有助于金融穩定。這將幫助中國捍衛人民幣,不再需要消耗大量的外匯儲備,同時貨幣政策可以再度聚焦到刺激國內消費上來。(本文作者廖宗魁系證券市場周刊宏觀部主任、和訊評論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