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采訪得知,天津刨冰之所能成為城市美食新名片,正是源于從原材料采購到制作售賣全鏈條的品質堅守,才讓這碗清涼的刨冰不但解暑,更成為展示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天津刨冰“火出圈”
外地游客拖箱排隊打卡
近日,記者在河北區古香齋刨冰店外看到,中午剛開門,門前便排起長隊。在紅橋區的美肴冰品店門口,隊伍中不乏拖著行李箱前來的外地游客。來自江蘇的劉女士說:“我們一家下了高鐵換乘地鐵來到這里,特意品嘗天津刨冰。”除知名店鋪外,一些藏在居民區的小店也備受青睞。和平區多倫道一家不起眼的刨冰店內,墻上掛滿了懷舊的老照片,市民程先生帶著外地親戚邊品嘗,邊向他們介紹:“我們小時候就吃白冰加果料,先單獨嘗嘗果料,再吃混著果料的冰碴,最后可以等冰融化一些,喝口冰涼的湯,特別消暑解渴。”
升級口味與工藝
親民價格留住好口碑
天津刨冰的走紅并非偶然。近年來,短視頻平臺上眾多美食博主推薦天津刨冰,相關視頻點贊量動輒過萬。同時,我市文旅部門也將刨冰納入特色美食推廣名單,在各個平臺持續提升其知名度。
“熱度有了,我們就更要把控好品質,讓顧客吃著滿意,也能通過美食把家鄉宣傳出去。”美肴冰品負責人劉皓然是一名“90后”,因為從小愛吃刨冰,2013年自主創業開了第一家刨冰店。他向記者介紹,小時候吃的刨冰原材料主要是果脯、色素和糖漿。近些年,在原料和制作工藝上,天津刨冰不斷升級。如今主要采用新鮮水果、自制果醬和牛奶冰。“我們每天凌晨開始熬制果醬,水果也都是現切,確保新鮮無添加。奶冰使用純牛奶凍制,口感更醇厚。”
古香齋刨冰店于20世紀90年代開張,負責人姜保龍告訴記者,那時候,主要售賣的是老味兒刨冰,原材料以酸磨糕、酸杏干醬等為主。“天津市民喜愛老味兒刨冰,但是外地游客多了,覺得老味兒刨冰有點酸。”他表示,為了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他們適當增加了老味兒刨冰的甜度。
除了口味和品質的升級,記者發現,天津刨冰的價格依舊親民。“雖然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但并沒有漲價。”劉皓然說。記者看到,一份普通老味兒刨冰10元出頭,鮮果刨冰及雪冰,根據顧客添加的原材料不同,價格在10元至35元間。
帶動食用冰需求
日產超10噸仍供不應求
在刨冰店現場,很多顧客好奇,制作刨冰的重要原材料冰是從哪里來的?一家刨冰店里,一位老者詢問:“咱這冰,是用白開水凍的嗎?”帶著問題,記者走訪了西青區一家專門生產食用冰的企業。企業負責人董先生說,我市的幾家知名刨冰店都是從他們這里采購。
“這兩天我們正在調試新設備。”董先生告訴記者,企業食用冰的日常產量為10余噸,隨著天津刨冰的持續“出圈”,產量有些吃緊。考慮到火爆的市場需求,最近他們緊急購入了新的制冰設備。“新設備調適啟用后,我們的食用冰日產量能提升至25噸。”董先生說,設備提升不僅是為了提高產能,更是為食品安全再加一把鎖。
據介紹,刨冰所用的食用冰對水質要求極高,并非市民認為的把白開水放在模具里直接凍成冰。目前制作食用冰所用的水源,需經過多介質過濾器去除懸浮物、活性炭吸附有機物、軟水器置換鈣鎂離子、反滲透系統脫鹽四重凈化,整個凈化過程是封閉的,可避免二次污染。凈化后的水放入模具中,經過6小時高壓冷凍制成食用冰,這樣制作出來的冰硬度高,比家中冷凍的冰融化得慢。“每批次產品還要通過致病菌和菌落總數檢測出廠,最后采取全程冷鏈運輸至刨冰店。雖然成本高,但能確保食用冰的安全。”董先生說。(記者 莊媛 胡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