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新、吸納就業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通過創新發展,近年來全省一大批民營企業成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力軍,民營企業總數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7.9%,營業收入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營收的74.3%。
今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其中設有“科技創新”專章,提出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的具體舉措。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云南省在科技型企業培育方面進展顯著,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突破1.4萬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3800戶。沃森生物、貝泰妮、云南鍺業、云南國泰、宇澤半導體等一批民營企業,在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挑起大梁。
為全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云南省每年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省級財政科技經費約占總經費的三分之一,6個云南實驗室中有2個布局在民營企業;全省10個省重點實驗室和省技術創新中心布局在民營企業。截至目前,全省累計選派600余人次“企業科技特派員”“科技副總”等科技人才入駐民營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作為我國第一部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省科技廳將全面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具體來看,將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對現行科技政策進行梳理評估,及時清理、廢止含有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內容,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決策,在云南科技計劃項目指南編制、“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等政策的制定上,廣泛征求民營企業意見建議。在項目上,構建完善需求導向的項目形成機制,開辟綠色通道,單獨面向民營企業征集科技創新需求,支持民營企業聯合省內外高校、國有企業共同開展重大科技攻關。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支持民營企業使用科技創新券購買科技服務,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開放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降低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成本。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申報科技領軍人才、院士專家工作站等人才項目,支持民營企業引進全職或柔性人才。此外,組織專家赴民營企業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難點堵點,選派“科技副總”“銀齡科技專家”“企業科技特派員”入駐民營企業,幫助民營企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活動。(記者張怡 實習生高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