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黑土地上,一場關于小作物的產業變革正在悄然發生。日前,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毛蔥全產業鏈示范觀摩及中國園藝學會蔥姜蒜分會2025年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深入綏化市海倫市中際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及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村獨頭蒜生產基地觀摩。他們從種子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現場指導種植戶及企業,為黑龍江毛蔥、獨頭蒜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作為全國重要的毛蔥產區,黑龍江約有70余年毛蔥種植歷史,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在海倫市前進鎮勝利村的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上百個品種的毛蔥挺立田間,專家學者俯身察看毛蔥長勢,不時相互交流。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與海倫市中際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毛蔥選育工作。“我們從280多個品種里選育出來‘中際101’。”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專家張慧介紹,該品種具有不早衰、獨頭率高、綜合抗性強等特點,十分適合在黑龍江、吉林種植,產量比其他品種提高14.78%以上。
產業升級不僅體現在種植環節。在海倫市中際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產線正晝夜運轉。“我們年加工毛蔥能力達3.1萬噸,去年出口東南亞銷售額達900多萬美元。預計今年出口情況將好于去年。”海倫市中際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敬紅波說。
此次活動中,專家組成的“智囊團”如及時雨,針對病蟲害防治、復合肥使用等方面的瓶頸問題,為企業量身定制“錦囊妙計”。
毛蔥長勢不錯,獨頭蒜也毫不遜色。在哈爾濱市阿城區獨頭蒜生產基地,近1500畝種植基地處處飄著蒜香。
阿城被譽為“中國北方大蒜之鄉”,有上千年大蒜種植歷史。哈爾濱天一生態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大蒜深加工。深加工后的大蒜,身價漲了十幾倍。企業負責人葛紅東介紹,企業一年收購300噸大蒜,并將其加工成像果脯一樣、可直接入口、沒有辛辣味的黑蒜,廣受市場歡迎,去年黑蒜銷售額達178萬元。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推進辛辣類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焦少杰在論壇上表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通過與國家特色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合作,積極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已建成一批設施完備、技術先進的辛辣蔬菜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實現重大飛躍。
寒地黑土孕育了品質獨特的小毛蔥、獨頭蒜。它們不僅是餐桌上的調味品,更是鄉村振興的“金鑰匙”。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馬曉非表示,黑龍江將擦亮“寒地龍菜之海倫毛蔥”等區域公用品牌,將小作物打造成大產業。(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