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8月10日的一周,私募圈為給證監會最后的意見總結忙碌不已,因為中國第一部私募基金監管辦法即將出臺,8月10日是《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的截止日期。
因為私募基金行業的許多專業名詞,甚至連定義都沒形成共識,更別說統一的行業規范。而此次,中國將首次正式規定,除了熟知的證券基金外,股權基金、創投基金、合伙企業類似私募的業務、以藝術品等為投資對象的其他種類私募基金,都將由證監會的這一《辦法》來監管。簡而言之,只要是“非公開募集資金”,都算“私募基金”。
“表面是監管,實質是為了促進股權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股權基金業內專門研究公共政策的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國務院已經多次出臺政策支持股權基金、創投基金等為代表的私募基金發展,尤其是“新國九條”更是對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方案。
創投、股權基金的“大棒”?
盡管募集形式都是“非公開”,但除了證券基金之外的其他種類基金,差異巨大,如何才能按照統一標準監管?
各類私募全部按《證券基金法》?“《證券基金法》盲目一套,大棒子一打,其他各類基金就都死了。”某股權投資基金公司董事長說。
因為,目前《證券基金法》是針對證券基金,而并未針對其他各類型基金。換句話說,除了證券基金外,目前中國還沒有出臺任何法律,來定義其他種類的私募基金。業內人士透露,“因為在《證券投資基金法》討論的時候,大家認為對私募基金立法還不成熟”。
于是,就出現了特殊的情況:一個“大頭”上面戴著一個“小帽子”。
“我們的‘大頭’就是,現在規定私募投資基金既包括證券產品,也包括股權、各種資產管理,而現實是,我們頭上的‘帽子’依然是《證券投資基金法》,只針對證券產品。所以我們也呼吁,帽子什么時候能放大?”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施安平很希望除股權、其他資產管理,也能跟證券一樣,有適合自己的管理辦法。
可是,怎樣把“帽子放大”呢?施安平說:“我們一直在用《證券投資基金法》,能否擴大,改成《投資基金法》?這樣除了證券外,其他私募基金才有合格的身份。”
“VC/PE確實有特色,和證券真不一樣,但是《辦法》只是一句話帶過了。我們希望在監管辦法里面,能否再配一個關于VC/PE方向的細則,和它銜接起來?”施安平說VC/PE與證券有明顯差異,沒辦法套用證券的思路。
“如果由負責私募的人來專門監管,我不擔心,問題就怕是別的部門,不考慮私募的特殊規律,大棒一揮,硬要把《基金法》套到我們這里來,大棒子一打,就把各類基金都打死了。”上述董事長擔憂。
“私募不私”的擔憂
私募基金最擔心的,是“私募不私”,即監管部門把私募當公募監管,要求其公開私密信息。“私募一般就在熟人之間,而且都是資深的金融人士,特別是股權投資。在不危害社會的情況下,為什么要向其他人公開他們的隱私?”某PE合伙人表示。
松禾資本合伙人徐立新分析,“《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在基金管理方面,我們作為基金管理人,要定期把所管理募集資金的投資運作情況申報,包括重大事項等等。那么這個基金運作情況怎么報?例如深創投投了500個企業,那要報這些的狀況嗎?或者基金收益情況等等。”
“如果是這么詳細的介紹,應該會涉及到公司一些比較私密的東西。報這個的意圖是什么?我建議,基金管理人應該及時向有限合伙人報這個東西就可以了。向基金管理部門匯報,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徐立新說監管部門具體要求基金公開哪些信息,應該有明確的規定,避免隨意監管。
“對于私密性的信息,例如有限合伙人的名稱等等,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怎么能把情況披露給監管部門呢?”徐立新說。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秘書長李春瑜補充,“徐立新的意見,說白了就是,私募能否不向證監會匯報它的投資情況”。
“市場失靈”的創投
創業投資基金被作為單獨一項,特地被證監會在此次《辦法》中列出并支持。
實際上,接近核心的人士透露,證監會已經在準備成立專門的股權基金專業委員會或者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而且,不僅要把其他各類私募區別證券,連股權投資內部的創業投資,也要單獨列出來,專門政策扶持。
為什么把它們分開?“從理論上講,創投是股權投資一部分,但是一般性的股權投資基金不需要國家戰略扶持,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針對它搞扶持。財政部也堅持這一條,所有扶持政策只針對創投,所以要專門成立創投委員會,這樣才可以差異化扶持。所以相應的監管也會不一樣。”該人士透露。
中央編辦在今年2月份專門為創業投資在基金出臺文件,規定創業投資基金都由證監會統一監管。證監會在此次《辦法》的起草說明中表示,創業投資基金是股權投資基金的一個特別種類,由于其主要投資小微企業,屬于市場失靈的領域,世界各國均通過特別立法,一方面明確財稅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對其投資領域進行監管引導,以確保政策目標實現。
而且創業投資基金與股權基金在杠桿的監管上,也有明顯差異。“股權基金在國外,最典型的股權是并購基金。我們搞的指標體系不一樣,股權基金就要報告杠桿運用的情況,但是創投也不涉及杠桿投資的問題。”該核心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