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券商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7月份以來,雖然藍籌出現大漲,引領行情發展,從基金的凈值表現看,顯然沒有跟上行情的節奏。一方面是由于 中小板 、創業板持股比例較高,大規模調倉不易,另一方面,其實基金對藍籌股行情的持續性存疑,也導致了基金調倉緩慢。
市場資金在外流
數據也顯示,機構在此輪行情中“參與甚少”。在7月21日以來的270筆 大宗交易中,買方營業部出現“機構席位”的次數僅為13次,主要涉及徐工機械、中順潔柔、華英農業、美盈森、濰柴動力、世聯行等7只股票,且均為折價交易。最近兩個交易日,隨著滬指沖擊2200點未成功,市場資金出現大幅凈流出。統計顯示,本周二和周三,滬深兩市凈流出資金25.91億元和59.32億元,合計85.24億元;周三,特大單(一般認為由機構操作)凈賣出13.63億元。
本輪行情由藍籌股主導,考察滬深300板塊的 資金流向發現,雖然從7月22日至7月28日,5個交易日市場資金都呈現 凈流入,合計124.79億元,但最近2個交易日,市場資金呈凈流出態勢,周二凈流出8.08億,昨日凈流出資金猛增到29.74億元。7月22日至7月28日期間,特大單凈買入金額118.31億元,最近兩個交易日也出現凈流出,分別是3.63億元和19.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