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以來,滬指漲幅已達5.9%,由藍籌引發的這波行情吸引了市場資金積極參與。然而,在這期間,基金、券商等機構參與度不高;且在指數沖高回落震蕩中,機構資金已經在外流。
上周股市人氣激增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網最新數據顯示,7月21日到25日期間,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3437億元,減少額只有1708億元。這也意味著,上周流入證券市場交易 保證金 高達1729億元。這是有該項數據之后第二次出現千億級資金轉入。
證券市場人氣“爆棚”還體現在兩市交易賬戶數開始活躍。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周報顯示,受益于行情熱度的提升,上周兩市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達到1123.67萬戶,連續四周環比回升。
機構對后市仍謹慎
雖然在近期主流券商策略報告中,看多大盤的聲音占大部分,但對大盤上漲高度,預判以中性居多。安信證券一直都是“空方”代表,其在最近的策略中表示“大盤反彈有限”,延續了整體看空的態度。 申銀萬國指出,上證指數上行的時間早于預期,市場在快速上行后可能存在隱憂; 興業證券 提出了8月中旬之后需要提防的因素,包括政策利多出盡,四季度經濟回落和通脹風險擔憂;瑞銀證券對滬深300上看10%的判斷建立在存量資金博弈基礎上,但其認為下半年A股指數下行風險更大。
偃旗息鼓一陣的國泰君安近日重舉400點反彈大旗,第一次明確了的上證綜指目標位是2400點。
從基金觀點看,大部分 基金公司在“唱多”藍籌。 南方基金認為,經濟企穩和政策放松推動了大盤的反彈;但 博時基金明確指出,對藍籌參與的持續性預判并不十分樂觀。他們認為,周期性行業的交易性價值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部分市場指標已經指向 金融地產 有過熱傾向,因此,周期的參與集中在中游原材料和設備制造業,而非強彈性的行業和個股。
基金未能及時調倉
從公募基金業績表現來看,從7月21日開始的連續大漲中,公募基金的業績遠遠跑輸指數。7月21日至29日,滬深300指數大漲7.73%,分類中,393只普通 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漲幅僅為3.44%,甚至不到指數漲幅的一半。僅有 長信金利趨勢 、 華寶興業資源優選 、工銀瑞信金融地產等3只基金的區間凈值增長率超越了大盤,分別為9.95%、8.89%和8%,其中后兩只是行業主題基金。
申銀萬國分析師林麗梅分析 基金二季報指出,公募基金在 創業板 權重股的持股數量環比加倉4%,超配比例創新高,已經連續9個季度進行加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