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肉搏”
其實隨著行業深度調整持續,酒企都不得不拿出看家本領。從推小酒、觸電,推出腰部產品到O2O的小打小鬧,如今,酒企終于拿出了“殺手锏”。一線酒企五糧液、瀘州老窖的主打產品相繼降價,保住市場,茅臺也三度開放經銷權,積極擴商。
以瀘州老窖為例,其上周五高調地“狠心”放棄了一直以來的“挺價”策略,腰斬其核心產品瀘州老窖1573終端零售價格,從1589元直線降至680元。瀘州老窖總經理張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挺價是有銷量犧牲的,結果是曲高和寡,沒有銷量。在之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張良坦言,用模擬數字來計算,原來計劃提價的效果,實際上我們只實現了理想狀態的20%,“現在瀘州老窖要從‘曲高和寡’走向‘曲高和眾’。”據了解,其瞄準的是10%的市場占有率。
五糧液在股東大會上也特別提到下半年要開始搶市場,“上半年許多品牌在挺價格,公司認為這個時候應該搶市場份額。”
對主打產品進行降價,拿出品牌來作為核心產品的做法其實都是酒企開始“較真”搶市場的趨勢,“以前的做法是補充,現在的變化則都在主戰場了。”晉育峰表示。
對于西鳳產品成功與否,晉育峰表示:“西鳳酒是區域為王的酒企中唯一由經銷商的巨大成功反向拉動的,因此西鳳始終沒有發育好自身的營銷力,這是它們下一步攻堅需要關注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