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增速7.5%,上半年同比增長7.4%,這是中國經濟上半年交出的經濟答卷。“三駕馬車”中的外貿由負轉正、消費保持平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位放緩,宏觀經濟數據有升有降,說明經濟結構調整已經效果顯現,也表明未來宏觀政策將隨著經濟的變化進行調整。
數據公布后,最先打消了最近被熱烈討論的房地產崩盤論,由此也給出了一個更加清晰的房地產趨勢信號:高投資增速的時代過去了。當然,經濟數據背后也隱藏著我們一直所擔心的問題—經濟新的增長點還未完全清晰。
可以先看看這兩個數據: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6.4%。
固定資產投資的回落與房地投資下滑有很大關系,特別是近期房價和銷售都出現全國性的下滑。但由于最近幾年房地產投資大幅增加,投資增速兩位數還將維持一個時期,這對于整個房地產行業和整體的宏觀經濟來說是個十分必要的減震區。隨著部分三四線城市逐步放松限購,房地產出現急速下滑的可能已經被排除,對下半年的經濟走勢來說也是排除了一個不小的風險。
在上半年的經濟數據背后,有兩個問題需要認真思考:一是上半年經濟數據的回升中,前期“微刺激”政策的支撐作用不容忽視,未來的宏觀政策將要保持何種力度?二是,雖然目前宏觀經濟中并沒有像去年的地方債務、影子銀行這樣緊迫的問題,但是經濟的平穩是由以信貸為主要資金來源的投資來支撐的,這反過來也說明經濟仍有不小壓力。
在上半年的數據中,M2和信貸的增速也超出預期。6月M2同比增速由5月13.4%提升至14.7%,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M1增速也由上月5.7%加快至8.9%,企業活期存款量也大幅增加。
6月M2增速遠超年初目標,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令未來貨幣政策松緊兩難。
實質放松的貨幣政策會維持多久?有分析師認為要到今年四季度,也有觀點認為央行很快就會對貨幣放松的節奏進行微調。6月貨幣信貸的擴張,顯示流動性投放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強。但近期頒布的一系列限制同業的監管措施說明,監管者對表外融資擴張仍然持偏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