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目前,金磚國家經濟總量已占到全球經濟的21%,過去十年間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隨著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的變化,金磚國家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普遍呼吁,應增加其在國際經濟治理結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
“金磚四國”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舞臺上正式亮相始于2009年,當時,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晤,正式啟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經過多年發展,包括南非后來的加入,金磚國家機制已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合作平臺。
“金磚四國”領導人首次會晤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的動蕩期,四國領導人在會晤中探討了如何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并就經濟和發展領域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看法,規劃了四國對話合作協調發展藍圖。
2010年,“金磚四國”領導人在巴西舉行第二次會晤。峰會呼吁:“世界需要一個經過改革、更穩健的金融體系,使全球經濟能有效預防和抵御未來危機的沖擊。”與會領導人重點就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交換了看法,更系統表達了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金融體系改革的主張,四國務實合作走向深入。
2011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舉行,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參加了三亞峰會。會議通過的《三亞宣言》對金磚國家未來的合作進行了詳細規劃,決定深化在金融、工商界、能源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三亞峰會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五家成員國銀行共同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提出穩步擴大本幣結算和貸款業務規模,加強重要項目投融資合作,開展資本市場合作和信息交流。
后危機時代,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修補金融危機留下的創傷和整頓金融機構體系之際,金磚國家領導人2012年在印度舉行了第四次會晤。會議批評了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引起世界經濟失衡,呼吁建立新的金融體系。此次會議通過了《德里宣言》,宣布了金磚國家一體化經濟的基本原則。在此次會晤中,五國開發銀行共同簽署了《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多邊本幣授信總協議》和《多邊信用證保兌服務協議》,增強了金磚各國的金融聯系。與會領導人還探討了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