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只要你為老百姓辦實事,老百姓就一定會信你、服你。”村黨支部書記,雖然是個沒有級別的“官”,但王光國從2002年9月當選湖北省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支書起,就暗下決心多為老百姓辦實事,做村民的貼心人、好管家。(7月8日《人民日報》)
2005年,村里決定從洋芋河兩岸的懸崖絕壁上修建一條7.5公里長的通村公路。很多人認為王光國瘋了,那是不可能的事。他卻說:“工地上只要還有一個人,我就一定會奉陪到底。”為了說服村民同意修路,他有股“軸”勁兒,挨家挨戶做工作,一遍遍給村民講道理。村民們看到他鐵了心,開始主動加入到修路隊伍中來。筆者認為,在農村經濟發展還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村干部要想為群眾辦成事,就需要有股“軸”勁兒。
眾所周知,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村,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農村群眾的生活還比較困難,村干部要帶領農村群眾干一些修橋修路的大事,立馬就會遇到缺少資金,缺少技術,缺少原材料,缺少勞動力等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這些都時時地考驗我們村干部的意志力的事。因此我們每一個村干部都應該有一種為群眾辦事的“軸”勁,“咬定青山不放松”,認認真真地為群眾辦事,我們的干部才可能帶領群眾啃掉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造福群眾。
農村群眾很質樸,但文化水平低,他們對很多事情信奉“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特別是村干部要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要帶領群眾干大事,群眾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對你的決定都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很多群眾長期居住在農村,見識往往有局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全我們的村干部沒有股“軸”勁,一遇到困難,一遇到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對意見就偃旗息鼓,就灰心喪氣,那他是很可能做不好群眾工作的,也得不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的。
干部做群眾工作,為群眾服務,就需要一股堅持到底的氣,就需要百折不回的那股“軸”勁,我們干部的為民服務工作才可能得到群眾的滿意。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