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
部委人事變動或蘊含改革用意
在調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之前,何立峰曾于2009年至2013年出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兼濱海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等職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近期熱點的背景下,多家媒體據此分析,這次人事變動可能與國家新一輪改革布局有關。
目前,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何立峰臨時分管工作包括“地區經濟司、西部開發司、東北振興司”,這樣的分工更容易讓人產生是否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的聯想。昨日,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證實,何立峰將主要分管區域協同發展工作。
在這一輪國務院部委人事調整中,原遼寧省長陳政高出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長一職也被認為和改革布局有關。多家媒體報道,曾在遼寧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的陳政高在履新之后,或會將遼寧的棚改經驗在全國推廣,而擁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他在樓市調控中也或許會更了解地方政府的想法,方便對癥下藥。此外,何立峰履新折射出另一個引人關注的變化是,政協系統已不再是領導干部的仕途終點站。此次調任國家發改委,何立峰履新被媒體解讀為“二線崗位重回一線”。
分析
“高配”對推進實際工作有一定效果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干部高配在中國并不少見,不少國家部委的副職由正部級的官員擔任。一般來說,級別越高的領導協調能力越強,對于一些管理領域較多的部委來說,“高配”對于推進實際工作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要注意“適度”。
據北青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各部委中擔任副職的正部級干部在30人以上,以各部委的常務副部長最為多見,也包括從地方黨政一把手調任部委副職的干部。除了發改委有五位正部級的副職外,公安部也有三位正部級的副職,分別為楊煥寧、劉金國和孟宏偉。
竹立家分析說,發改委領導“干部高配”現象和其管理的領域比較寬有關系。“輿論上普遍認為,發改委的地位比一般的部委要高,素有‘小國務院’之稱。”竹立家認為,發改委的管理范圍涉及從發展到改革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個方面都很重要,因此從領導配置上來說,高配現象也在發改委中體現得最為集中。
竹立家還表示,發改委的一些領導從其他部門調任,他們在來發改委之前就已經是正部級,例如解振華副主任來發改委前就已經是原環保總局局長,這也是目前國家發改委領導干部高配的原因之一。本組文/本報記者孫昌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