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范華森
新鄉市財政局積極壓實責任擔當,嚴格落實“二馬”機制,會同相關行業部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有序推動全市百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任務落地實施,全力以赴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
科學規劃、精準布局,籌謀全面發展。該局緊緊圍繞中原農谷戰略定位,結合平原示范區、延津縣等5個縣(區)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謀劃建設“一核三區”,包括:以平原示范區為核心,打造10萬畝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為主的研育基地;以延津縣為東區,打造30萬畝有機小麥、有機花生等為主的優良品種生產基地;以原陽縣為南區,打造20萬畝水稻、小麥等為主的良種繁育及生產基地;以新鄉縣、獲嘉縣為西區,打造45萬畝優質、高產、穩產的小麥、大豆等為主的良種繁育基地,構建多種區域特色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高位推動、齊抓共建,夯實主體責任。把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作為當前重點工程,該局聯合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明確分工、細化目標,切實提高執行力、穿透力,積極做好項目專項債申請及資金撥付指導工作。截至目前,該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面積共計106.61萬畝,項目灌溉設備已安裝86臺(套)、鋪設田間道路209.48公里、新打機井3182眼、地埋管(線)347.31公里、渠道工程352.18公里、林網工程24400株。
多措并舉、凝心聚力,保障資金投入。吸引社會資本、開拓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強涉農資金整合使用,新鄉市總投資42.64億元用于建設106.61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2022年,該市共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40529萬元,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農田水利、機耕道路、農田輸配電設備等為重點,投入26.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掛圖作戰、建管并重,強化督導考核。堅持嚴管嚴控,加強耕地保護,堅決守牢安全底線、生態和耕地紅線,建好廉政惠民工程。全市所轄縣(區)級政府已向市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落實責任主體、時間節點、質量標準等,相關行業部門對照目標責任書,強化“日通報、日點評”工作機制,嚴肅紀律、強化約束,對出現工作推進不力、項目進展緩慢等問題的縣(區)進行通報批評,確保項目建設目標如期實現、工程長久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