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詐騙犯罪案件頻發,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為幫助人民群眾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識騙能力,切實守護好居民的錢袋子,嘉實基金堅持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積極響應反詐號召,持續推出以“守住錢袋子·過好幸福年”為主題的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全民反詐宣傳氛圍。
首先,非法集資是指實施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從而構成的犯罪。根據《關于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的相關規定,“非法集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通過發行有價證券、會員卡或債務憑證等形式吸收資金。二是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高息集資。三是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如利用地下錢莊進行集資活動。四是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如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加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還有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傳銷或秘密串聯、果園或莊園開發、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托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電子黃金投資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
非法集資活動不僅會造成受害者蒙受經濟損失,更加會對社會正常經濟秩序、金融秩序產生干擾,作為普通民眾在保證自身不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前提下,還要增強防范風險意識避免被集資詐騙團伙騙取財產。由于犯罪團伙手段不斷升級,工具五花八門,并且善于利用人性的弱點,已經導致很多人深受其害,為幫助更多群眾提高識騙能力,嘉實基金總結出四大非法集資常見手段,供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參考。
一是一夜暴富。不法分子以短期高額回報為噱頭吸引群眾參與,開始確實會兌現到期收益,等到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其中時便轉移資金攜款潛逃,讓受害者無從追討。
二是無中生有。當無數新興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犯罪分子騙人的名義也“與時俱進”,無論是種植冬蟲夏草、養殖螞蟻之類的編造虛假項目,還是加盟連鎖、消費返利類的混淆投資概念,或是皮包公司、虛假宣傳造勢,都是違法分子無中生有,利用各種名義騙取群眾信任獲取群眾投資的行為。
三是網絡釣魚。當前不少違法分子利用網絡發布虛假信息,誘騙群眾上當,被騙者不僅隱私信息被套取,更有甚者通過各種網絡通訊工具給被害者洗腦騙取錢財,還要求其發展下線,一旦被查便關閉網站逃避打擊。
四是殺熟陷阱。此類詐騙中不法分子會從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等熟人下手,利用親情、友情、親密關系拉攏對方加入傳銷組織,并持續對其加強洗腦甚至人身控制,最終導致互相反目,家庭悲劇。
由于當前非法集資團伙的犯罪形式不斷升級演變,對有關部門打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但自身提高防范意識同樣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一起擦亮雙眼,做到不相信、不參與、敢揭發,共同營造良好的防范非法集資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