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亮 高新菊 王雪芹
近年來,受獼猴桃品種的更新換代、規模化種植、氣候條件及秸稈還田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病蟲害種類多、危害重、損失大,特別是潰瘍病、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軟腐病及金龜子、蘋小卷葉蛾等病蟲害頻發。
(資料圖)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提出的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根據獼猴桃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與生物學特性,專家建議綜合采用農業與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綜合防治方法,減輕病蟲害發生危害,提高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本文詳細介紹了獼猴桃主要病蟲害綠色農業防治措施。
一、選用抗(耐)性砧木和品種。選用水楊桃做砧木,嫁接改造是預防根腐病,提高獼猴桃抗凍性、抗鹽堿等抗逆性的有效措施。選擇水楊桃中的軟棗獼猴桃、四萼獼猴桃、對萼獼猴桃等作為新型砧木。
二、對獼猴桃樹進行科學冬剪和夏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用75%酒精或0.1%~0.3%高錳酸鉀噴灑和浸泡消毒。枝條剪口和鋸口直徑超過1厘米的應涂防水漆、石灰乳、化學糊劑等保護劑。
三、清園。獼猴桃結合修剪和刮老翹皮,清除修剪下的枝條、園內的落葉、落果、刮下的老皮,深埋或集中處理,降低病蟲基數。1月底前,刮除成齡大樹樹干的粗老翹皮,應深埋或集中處理。修剪后全園均勻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二氯異氰尿酸,刮后可涂石灰乳、化學糊劑等保護劑。
四、獼猴桃落葉后在冬至前后對樹干涂白。涂白劑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混合后濾渣;石硫合劑原液1份、食鹽0.5份、油脂0.25份,充分攪拌即可涂刷。
五、獼猴桃根系淺,呼吸作用強,怕澇怕旱,果園土壤相對濕度控制在60%~80%,園區需排灌方便,獼猴桃應起壟栽培,壟高30厘米~40厘米、寬1.2米~1.5米,確保在灌水時,樹盤根系無積水。
六、合理施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肥力。基肥以優質腐熟有機肥為主,2000千克~3000千克/畝,配施氮磷鉀均衡復合肥,適當補施微肥;早春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膨果期追施氮肥和鉀肥為主,化肥施用量根據樹齡按0.1千克~2.5千克/株施肥,施肥時應避免傷根,水溶肥可結合噴灌、滴灌隨水施入。
七、果園生草,優化果園生態環境,發揮生態調控作用。幼樹園行間套種淺根、矮稈、生育期短的經濟作物;盛果期果園行間播種三葉草、毛葉苕子、長絨毛野豌豆草、紫花苜蓿等草種,也可在行間實行自然生草,在樹盤可覆蓋防草布。
八、防寒防凍。對于易受凍害的果樹品種,可以采取樹干涂白,用稻草、秸稈等包裹樹干,噴施防凍劑,清除樹體積雪,適時冬灌,根莖培土,安裝風機或熏煙等方式,以及驅散寒流霜凍等措施進行預防。
九、果實套袋能夠預防蚧殼蟲、食心蟲、日灼病、炭疽病、軟腐病等病蟲害的危害,提高果品品質。果實套袋在落花后50 天~60天內完成,套袋前噴施1次殺菌劑與殺蟲劑,待藥液干后立即進行,并在一周內完成套袋。
十、綁扎誘蟲帶誘殺害蟲。在距地面50厘米處綁扎誘蟲帶,誘殺螨蟲、介殼蟲、卷夜蛾等害蟲,越冬后收集誘蟲帶,集中銷毀。
(作者系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