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新野縣自古有種植瓜菜的傳統和歷史。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引導下,當地瓜菜產業發展迅速,已被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縣。新野瓜菜叫響全國,離不開科技支撐。
省農科院畜牧所作為新野縣院縣共建的主體單位,以產業發展問題為導向,以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為突破口,做好頂層設計,強化科技引領作用,帶領園藝所瓜菜科研團隊在大河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的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為新野瓜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支撐。日前,院縣共建西甜瓜任務負責人、省農科院園藝所西甜瓜研究室主任趙衛星向記者介紹了通過院縣共建強化科技支撐、叫響新野瓜菜品牌的技術路徑。
解決產業技術難題,推動產業提質升級。針對新野縣陰雨寡照時間長、空氣濕度大、植株易早衰等問題,項目引進了自主選育的抗逆性強的優良瓜菜新品種眾云20、錢隆蜜、玉錦脆、斯維特等,推廣全地膜覆蓋、肥水一體化關鍵技術措施;針對土壤常年連作、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發生嚴重問題,項目集成和示范了不同作物種間伴生、有機質無土栽培和施用微生物菌劑等生產措施。通過優良品種及配套關鍵技術的集成與應用,使示范區西甜瓜的中心糖含量提高3%以上,減施農藥和化肥30%以上,畝節本增效1500元,有力促進西甜瓜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推廣高效栽培模式,科技含量顯著提升。以“質量興農、科技興農”為引領,項目專家積極打造優質、安全、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推廣春提早、秋延后兩茬栽培模式和“春瓜秋菜”和“兩瓜一菜”的大棚果蔬周年化生產模式,應用集約化育苗、錯期播種、多層覆蓋、水肥一體化、生物農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產品質量和優質果率得到切實提高。
推進生產技術標準化,品牌效應日益凸顯。項目堅持把發展綠色食品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持續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推廣應用生物農藥,全面落實標準化管理措施,為創建綠色品牌夯實了基礎,做到質量有標準,生產有規程,產品有標志;注冊了“堰星牌甜瓜”知名企業品牌,并獲得有機轉化認證;同時深化與電商平臺合作,擴大企業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品牌價值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提升科技服務能力,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充分發揮新野縣大河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專業合作社與菜農建立緊密的利益聯接機制,發展訂單生產,實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購銷等措施,增強了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利用河南農科院技術優勢,在生產的關鍵時期開展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提升菜農的科學種植能力。
新野縣大河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蘆勝軍告訴記者,自2020年院縣合作工作啟動以來,合作社加強了與省農科院的深度合作,重點開展西瓜、甜瓜、白菜、芹菜等瓜菜新品種和新技術的集成與示范,畝純收入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