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工作了十載有余,越來越發現醫院真是一個最能看透人心的地方。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像極了一部部人生電影,每一段剪影都濃縮了一個故事,而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滲透了柴米油鹽、穿越了瑣碎日常的生活才是真正有煙火氣的日子。懸壺濟世,醫者仁心。4月9日晚,在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上演了感人一幕。
當時發熱門診接收了一位急診送來的老奶奶,據悉,她是暈倒在大街上被路人發現的,然后撥打了120。送來的時候還發著高熱:“您家里人呢?”我問道。“我沒事,我知道,不用治。”老人回答道。隨后我們在老人口袋里發現了一張小紙條,上面記著家人的聯系電話。
急診科醫生積極地聯系著病人家屬。結果撥通電話后,對方居然說不認識老人,隨即就掛斷了電話。當時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跟搭班醫生面面相覷。
說實話,多重的患者來我們都不怕,從醫這么多年什么場面沒見過,我們就是怕年紀大的老人沒人管。看著老人瘦骨嶙峋的身材,還暈倒在大街上,心想著老人一定飽受病痛的折磨,卻又不想麻煩子女,所以才會一直強調不用聯系家人,不用治療。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不做處理也是不行的呀。向領導匯報后,發熱門診醫生王振中當機立斷,對主班護士說:“不能把病人晾在這,趕緊把病人安置到留觀室,測量下生命體征,抽個血采個核酸,該咋處理咋處理,費用先記在我身上……”這邊急診科醫生也沒閑著,通過多番努力,最后終于在110的幫助下和家屬取得了聯系,家屬隨后就到……
發熱門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哨,危險性不言而喻。王振中醫生作為發熱門診抗擊疫情的“老兵”,他不懼不退,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戰斗中。發熱門診早期,危險性大、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但是他毫不在意,加班加點,累了就在椅子上閉目稍事休息……
平日里,患者也是最喜歡王醫生,因為他特別喜歡跟患者“談心”,可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幾句家常話,它卻能瞬間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讓患者倍感溫暖……這就是醫者仁心!可能在別人看來,這都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是我們平日里的工作也都是平凡而瑣碎的,正是這些瑣碎的零散碎片,拼出了一幅又一幅的感人畫面... ...
吳孟超院士說:“醫本仁術,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醫生之于病人應該像子女之于父母,其首要不在于手術做得如何漂亮,如何名揚四方,而在于如何向病人傳遞親人般的溫情。”當然,像王振中這樣的好醫生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叫做大醫精誠、醫者仁心!讓我們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善良的醫者!(馬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