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兩年多的醞釀之后,國內最大的PVP制造商博愛新開源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開源)的非公開發行計劃最終“胎死腹中”。
3月11日,新開源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此前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6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以來再融資領域折戟的不只新開源一家。Wind數據顯示,進入2021年以來,已經有44家A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計劃宣告終止。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0家。
新開源5.6億定增終止
在踟躕兩年多之后,新開源的非公開發行終于有了結果。
3月11日,新開源發布公告稱,鑒于資本市場環境等因素發生了較大變化,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規劃、資本市場狀況、融資可行性等因素,經過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項。
事實上,此次非公開發行要追溯到2018年。
2018年9月,新開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博愛新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開源生物)的股東蕪湖長謙、華融天澤、天津同歷并贏二號企業管理咨詢中心、君澤投資、趙天及胡兵來購買其持有的新開源生物83.74%的股權;同時,公司進行配套融資,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配套融資總額不超過9.92億元。
根據當時公告,新開源稱,新開源生物83.74%股權的交易價格確定為17億元,且全部對價均以股份方式進行支付。
隨后在2019年5月,新開源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審核通過了《關于核準博愛新開源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蕪湖長謙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及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6億元。
如今新開源的一紙公告,宣告其募集資金的計劃在醞釀兩年多之后最終流產。
不過,在公告中,新開源表示,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購買新開源生物股權)已于2019年6月完成,終止募集配套資金不影響已完成的購買資產行為。
“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項不會對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實質性影響。”新開源表示。
對于新開源此次定增終止,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也有機構和公司對接過,但考慮到當時股價較低,最終在經過多方考慮之后,公司決定終止此次發行。”
截至3月12日收盤,新開源報收11.10元,跌1.77%,相較2020年11月最高19.45元/股,近兩個月來跌幅超過70%
股權激勵同日出臺 子公司商譽計提4000萬
資料顯示,新開源2010年8月登陸A股市場,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精細化工和精準醫療。上述定增募資,新開源原計劃用于個體化精準用藥指導試劑研發項目、婦科惡性腫瘤復合診斷系統建設項目以及體外診斷試劑關鍵原料國產化項目。
新開源最新業績快報顯示,新開源2020年預計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55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35%~55.21%;扣非凈利潤2900萬元~39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38%~66.9%;期內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0.17元/股,上一年盈利0.45元/股。
對于業績下滑原因,新開源表示,2020年度消費類特種化學品板塊經營業務平穩有序發展,同比經營業績基本持平;健康醫療服務板塊BioVision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小,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13%;境內健康醫療服務板塊受疫情影響較大,業績出現虧損。
除此之外,子公司計提減值也對新開源2020年業績形成拖累。
據公司公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的相關要求,公司對2015年以來并購的子公司進行了減值測試,預計長沙三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濟生物)需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約4000萬元,導致公司2020年度業績下降較大。最終商譽減值計提的金額將由公司聘請的具備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及審計機構進行評估和審計后確定。
需要說明的是,在新開源發布定增終止當天,其股權激勵計劃也同日出爐。
根據股權激勵草案,新開源此次擬授予數量為30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3.23億股的9.29%。其中,首次授予28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8.67%,占擬授予權益總額的93.33%;預留授予2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62%,占擬授予權益總額的6.67%。
公告顯示,此次授予價格為5.83元/股,與3月12日收盤價11.10元/股相比,存在接近50%的折價,對股權激勵對象的激勵作用較為明顯。
此外,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不超過374人,包括公司(含子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董事會認為應當激勵的其他人員。預留授予的激勵對象的確定參照首次授予的標準執行。
年內已有44家上市公司再融資夭折
隨著新開源定增終止公告的披露,年內再融資夭折的A股上市公司數也增加到44家。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0家。
Wind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3月12日,市場上已有ST百花、中來股份、康辰藥業、藍盾股份、立昂技術、健康元等44股宣布定增終止。44股原擬募資額合計達595億元,其中,天齊鋰業擬募資額最高,達159.26億元。
1月15日晚間,根據天齊鋰業此前披露的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天齊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發行價格為35.94元/股,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159.26億元,全部采用現金方式認購,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公司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預案發布日,天齊集團持有天齊鋰業股票約4.4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05%。本次發行完成后,天齊集團預計將持有公司股票8.87億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46.19%。
但1月18日,天齊鋰業發布《關于終止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公告》,稱鑒于控股股東前期實施了股份減持計劃,為避免短線交易風險,公司經審慎分析,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
披露定增和取消定增相隔時間如此之短,因此市場對此次定增給出了“兩日游”的戲稱。
從44家終止定增的上市公司公告看,“市場情況發生變化”是出現最多的原因。(記者 唐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