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1月,初冬的氣溫已經讓人感到陣陣寒意,但在非公開發行市場,火爆的行情卻一直持續。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已經有84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非公開發行的預案,募集總額超萬億,與去年全年的近2000億相比,再融資新規的政策松綁,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源源活水。
在河南資本市場,定增的熱情同樣高漲。截至11月18日,已經有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是11家。
新鄉化纖、棕櫚股份再戰定增
安圖生物定增30億元到賬
11月15日晚間,棕櫚股份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5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58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限售期為18個月。
根據公告,此次定增經全體董事審議并表決,贊成11票,反對0票,棄權0票,獲得包括第二大股東棲霞建設委派的董事在內的全體董事一致通過。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次發行方案尚需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和中國證監會核準。
就在棕櫚股份發布定增方案前不久,新鄉化纖也發布了定增公告:公司擬向包括控股股東白鷺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
公告顯示,新鄉化纖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數量上限不超過3.77億股,擬募集資金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年產10萬噸高品質超細旦氨綸纖維項目一期工程和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這已不是新鄉化纖和棕櫚股份年內第一次涉及非公開發行。拿棕櫚股份來說,相比上次定增方案,此次定增預案發行價格大幅上調,調整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且高于公司最近一期歸母每股凈資產,為3.31元/股。棕櫚股份控股股東豫資保障房全額現金認購,旨在助力棕櫚股份進一步發展,同時控股權進一步穩固,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就在棕櫚股份和新鄉化纖公布定增方案前不久,安圖生物的定增傳來捷報。
11月13日,安圖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2037.58萬股,發行價格151.1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30.8億元。截至目前,扣除發行費用后,30.53億元募集資金已到賬。
公告顯示,本次發行最終發行對象共計10家,而這10家機構的來頭可謂不小。這里面既有國際知名機構瑞士銀行、高盛、J.P摩根,還有華融瑞通、中信證券、富國基金、交銀施羅德等大腕加入。
對于此次定增,安圖生物表示,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的資金實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為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和長期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資產規模的擴大將適當降低資產負債率,有助于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進而改善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
年內18家豫股定增
豫股非公開發行數量創近年來新高
事實上,隨著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實施以來,河南A股市場對于定增的熱情達到近年來的頂峰。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河南共有18只A股上市公司公布非公開發行預案。從時間上看,今年的4月和7月是河南非公開發行的“大月”。這倆月,分別有5家上市公司公布定增預案。
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定增的節奏不斷加快。
例如,安圖生物的定增預案公布于今年6月份,僅用5個月時間即完成定增。無獨有偶,蓮花健康的節奏更令人側目。
今年5月7日晚,蓮花健康公告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12億元,用于建設“年產10萬噸商品味精及5萬噸復合調味料先進技術改造項目”“生物發酵制品項目”“配套生物發酵制品項目”“小麥面粉系列制品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11月16日,蓮花健康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
從時間上看,蓮花健康今年3月完成司法重整,4月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隨后在5月拋出非公開發行方案,并在半年后獲得發審委審核,節奏之緊湊,進程之迅速,著實少見。
盡管從整個事件的緊湊程度上,蓮花健康的動作凌厲,但從定增的節奏上看,雙匯發展也不遑多讓。
9月1日,雙匯發展發布公告,公司非公開發行3.32億股新股獲得證監會核準批文,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
公告顯示,雙匯發展于9月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核發的《關于核準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32億股新股,發生轉增股本等情形導致總股本發生變化的,可相應調整本次發行數量,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據雙匯發展今年5月份公布的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319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屠宰及調理制品技術改造項目等。
隨后在今年的10月15日,雙匯發展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暨上市公告。公告顯示,最終22家機構認購雙匯發展的此次非公開發行。這22家機構當中不乏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等大牌。
需要說明的是,在豫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名單中,控股股東的身影也不時出現。除了上文提到的棕櫚股份之外,今年二次征戰定增市場的新鄉化纖的認購名單中,同樣出現了大股東白鷺集團的身影。
年內A股定增超6800億元
科技類企業成定增主力
豫股定增的火爆只是A股市場的一個縮影。
2020年2月14日以來,以再融資新政、注冊制改革為首的政策組合拳陸續落地,激活再融資市場各方主體的積極性——過會預案數量已創歷年同期新高,募資規模正平穩復蘇。
根據Wind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0月30日,新政落地以來合計新增定增項目預案848例。其中定價定增355例,競價定增493例,較2019年同期(165例)同比增長超過500%,新增的848例融資預案中共有785例明確了預計募集金額,總額達到10290.4億元。其中競價定增約3502.3億元,定價定增6788.1億元,遠超2019全年水平(1973.7億元)。
從板塊分布來看,主板、創業板定增新增預案較多,占比約為74.36%。從行業分布來看,新規后新增定增預案主體集中分布在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以及化工等行業,募資額前三名行業為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而強周期和傳統行業定增需求較低。
從已經公布定增方案的848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由于新規將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由從原則上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提升至30%,融資10億元以下的項目比過去兩年減少明顯。綜合來看,今年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平均融資規模由2018、2019年的11.72億元、11.14億元大幅提升至14.72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隨著再融資新規的實施,從今年下半年以來,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標的出現知名外資機構搶籌,摩根士丹利、J.P摩根等知名機構不時出現在相關上市公司的定增認購名單中。
例如在寧德時代的定增當中,瑞銀集團、摩根大通合計認購25.6億元,占總配售額13%。高瓴資本認購100億元,占總額約51%。
值得關注的是,從發審委審核的角度來看,今年增發項目過會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年內發審委審核上市公司增發項目全部獲得過會,去年同期過會率則為96%。
今年10月,首批適用再融資新規的競價定增項目迎來密集解禁。據統計,從增發上市日至今,首批12家公司股價平均漲幅達到24.32%。其中,9家公司股價上漲,3家下跌。雖說新規后的定增項目并非完全無風險,但超過20%的浮盈已經跑贏上證。
對于再融資市場的火爆,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肖玉航認為,再融資規則優化,意味著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借助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滿足落地優質項目的資金需求,有利于上市公司業務發展和做大做強。對資本市場而言,再融資是資本市場功能發揮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再融資規則進行多輪優化,給上市公司再融資提供了便利,在融資效率、融資門檻上都為上市公司大開方便之門,能夠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肖玉航表示。(記者 唐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