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樣重要,沿黃企業如何另辟蹊徑實施差異化經營?農產品如何賣出好價錢?這是擺在沿黃小微企業面前的一道坎。
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本次討論的議題是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同時,如何幫助黃河兩岸的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河南省政府參事肖繼業、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會長何宏劍、品牌觀察創始人鄭學勤、海品文化相關負責人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論壇現場,品牌觀察創始人鄭學勤表示,要想讓黃河兩岸的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助力企業農產品深加工,是大幅度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有力助手,也是幫助農產品實現差異化、增值化發展的助推器。
據介紹,在過去的一年里,黃河流域三個樣本企業漢森酒業、康老莊枸杞和斯羽紙業,分別是內蒙古、寧夏和河南三個省的農產品深加工產品,通過產品差異化找到成功的經營路徑。
以斯羽紙業為例,其將原來長江流域生長的慈竹引種到黃河灘,并以慈竹的長纖維造紙。未來,斯羽紙業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逐步延伸生產紙尿褲、衛生巾等系列產品。同時,漢森酒業在內蒙古和寧夏的黃河邊各種植了1萬多畝葡萄,康老莊在寧夏黃河邊有3000畝枸杞園,也在產品差異化上進行了探索。
差異化是品牌營銷的本質,深加工正是產品差異化、增值化的魔術師。通過此次論壇,主辦方希望未來與更多的企業一道,助力黃河兩岸高質量發展。(記者 張利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