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洛陽專場舉行。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楊驍就洛陽市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相關舉措、成效回答記者提問。
楊驍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洛陽市充分發揮十三朝古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交互式傳播”,以打好“黃河文化”“盛世隋唐”“伏牛山水”“國花牡丹”“工業遺產”五張牌為抓手,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全面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傾力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助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
十年間,洛陽國家A級景區數量由26家增加至63家;全市接待游客從2012年的0.77億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1.42億人次,增長84.4%;旅游收入從2012年的420.75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321.02億元,增長213.96%,先后獲得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等榮譽。
堅持保護性利用,重塑古都風貌。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引領,深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傳播等工作,五大都城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現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省級89項、市級240項。加快推進天街貫通提升工程、九洲池、玄武門等項目建設,逐步恢復古都歷史中軸線氣象。
強化顛覆性創意,建設文創高地。堅持創意驅動、美學引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創“城市IP”和“內容平臺”合作的“洛陽模式”,《風起洛陽》《登場了!洛陽》火爆全網。省文旅文創融合創新基地落戶洛陽,劇本娛樂總部經濟園區建設加速推進。推動“博物館+文創”,開發了“絲路文化”“運河文化”“牡丹文化”等五大系列自主文創產品,“洛陽禮物”文創設計突破1000款。
突出沉浸式體驗,豐富新興業態。持續提升景區沉浸式體驗水平,“無上龍門”、夢唐閣等項目吸引游客爭相體驗。大力發展鄉村旅居產業,打造“伏牛山居”“黃河人家”等系列精品民宿,星空帳篷、草坪音樂節等“露營生活”逐步產業化,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鎮(村)75個,帶動鄉村旅游從業人員13萬余人。
聚焦年輕化消費,增強發展活力。緊跟青年需求搭建文旅消費新場景,建成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3家,推出“古都夜八點,相約洛陽城”等系列活動。以國風為符號、潮流為坐標,推出“唐宮樂宴”“無字梵行”等“國風隋唐”系列活動,引發青年打卡熱潮。
注重交互式傳播,打造“網紅洛陽”。堅持移動優先、視頻為主、交互傳播,《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作品火爆出圈;舉辦“豫見快手·嗨在洛陽”河南(洛陽)快手網紅文旅大會、“抖in洛陽—城市美好生活節”等系列活動;先后承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遺產論壇、央視中秋晚會等大型國際、國內活動,“兩節一會一論壇”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下一步,洛陽市將持續深化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為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賦能助力。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