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用,一個個重大項目穩步實施……河洛大地處處呈現出項目建設的火熱景象。
今年以來,洛陽市堅持把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關鍵環節,靶向施策、精準發力,著力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用。
以精準招商賦能產業做大做強
寧德時代、凱盛科技、華為技術、海瀾之家、東旭集團等龍頭企業紛紛在洛布局,洛陽以精準招商賦能產業做大做強,以“項目為王”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在洛陽市第六期“三個一批”活動上,招商引資依然碩果累累。我市集中簽約項目45個,投資總額312.3億元,主要涉及新能源電池、航空裝備、高端軸承、人工智能、電子化工、電子顯示材料等十大產業集群。
其中,現場簽約的8個代表性項目為:北京中科飛龍傳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落戶高新區的AI智能產業化基地項目、寧波祥潤能源有限公司落戶汝陽縣的龍澤能源綠色低碳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武漢零遠思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新安縣的鋁基新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杭州頤高集團落戶宜陽縣的頤高夢巢智慧島產業社區項目、宜豐新眾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戶伊濱區的新眾拓電子科技智能終端項目、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落戶偃師區的5GW高效智能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孟津區的中科富海綜合氣體島項目、杭州恒生電子落戶洛龍區的恒生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項目。
瞄準長三角、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等風口產業集聚地區,設立招商聯絡處和招商組,抓好駐點招商;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鏈招商專項基金,抓好基金招商;與有發展風口產業經驗和資源的產業運營商合作,布局建設專業園區,抓好產業運營商招商……瞄準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我市不斷創新招商方式,精準招引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左右鏈優質企業和項目集聚。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十大產業集群已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1個,合同資金額964.9億元。
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洛陽市第六期“三個一批”活動中,有62個項目集中開工。除了備受關注的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還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正爭分奪秒,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加快建設,為洛陽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洛陽制造”加速邁向“洛陽智造”。新開工的海瀾集團服裝供應鏈產業基地項目,將配置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智能生產線、智能化倉儲及配套設備,打造一流的“智能工廠”。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可直接提供約2.8萬個就業崗位,助力洛陽打造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服裝產業集群。
新興產業錨定風口不放松。位于新安縣的新強聯精密軸承智造科技園項目(三期),將建設4個生產車間及2棟職工公寓,主要生產3兆瓦風力發電組配套軸承、海上5.5兆瓦以上風力發電組件配套偏航軸承及盾構機推力軸承等。
文旅融合展新彩。位于欒川縣的叫河鎮牛文化綜合體項目、合峪鎮硯臺村童話小鎮建設項目,將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位于老城區的洛陽牡丹產業社區(南區)項目,主要圍繞牡丹花卉、鮮切花、花卉衍生品及其他相關產品,積極發展沉浸式體驗、數字展銷、直播帶貨等業態,叫響洛陽牡丹特色品牌。
基礎設施惠民生。伊川縣新能源智能化充電設施項目將增加當地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密度,提升車主對綠色能源的安全感、幸福感;洛陽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將使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市民餐桌更加安全便捷;伊川縣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項目(一期)、新安縣污水處理項目(一期)將改善當地居民的安全飲水環境。
優化服務確保重點項目早日投產達效
據統計,自全省“三個一批”活動開展以來,我市累計實施項目735個,總投資5486億元,呈現出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落地建設快等特點,彰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后勁。截至目前,145個“簽約一批”項目已全部開工,311個“開工一批”項目已投產289個,279個“投產一批”項目已全部達效。
下一步,洛陽市還將繼續聚焦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緊盯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開展精準招商,持續優化跟蹤服務,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洛陽。聚焦重大基礎設施、關鍵創新平臺、城市有機更新、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政府主導項目,增加項目成熟度。開展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加大重點項目建設督導推進力度,堅持方案化清單化節點化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落實好重大項目領導分包、專班推進和周調度、月通報、季觀摩等有效機制,強化上下聯動,凝聚工作合力,確保重點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