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振奮人心的消息從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傳來,商務部近日發布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鄭州經開區在全國218家國家級經開區中居第26位,處于全國第一方陣,也是我省首個躋身全國30強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近年來,通過繪制產業招商圖譜,聚焦高質量產業項目,高水平招商引資,助推轉型升級,有效提升了汽車和裝備制造這些主導產業競爭力,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出好的趨勢和好的態勢。”鄭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樊福太告訴記者。
在逆境中謀突破、于變局中開新局。去年,鄭州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在2019年首破千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再創新高,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全區企業總收入也分別首次超過百億元、萬億元。
產業是發展之基。鄭州經開區目前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70家,為全省超百億級企業最集中的區域,去年該區新增了海爾、京東兩家百億級企業。去年,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生產整車38萬輛,汽車產業實現產值713.6億元;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584億元,同比增長22%。現代物流業總額超4300億元,同比增長12%;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9家,形成了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作為河南省“五區聯動”的重要平臺、“四路協同”的主要載體,鄭州經開區走好“樞紐+開放”之路,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助力河南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去年,“陸上絲綢之路”擴量提質,中歐班列(鄭州)獲批建設中東部唯一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新增第五條歐洲線路,打通北歐市場,去年共開行1126班、同比增長13%,累計貨值42.77億美元、貨重71.49萬噸;“網上絲綢之路”創新突破,國內首個跨境電商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試點成功獲批,完成“9710”“9810”出口監管全模式、全通道測試,全年進出口貨值完成196.43億元,走貨量近1億包。
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和“助推器”。2020年,鄭州經開區謀劃實施項目515個,總投資2788億元,上汽發動機、富泰華5G等191個項目開工建設,海爾熱水器、上汽乘用車二期等111個項目竣工投產投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今年,為進一步厚植發展優勢,謀劃實施重大項目302個,總投資198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56億元。
“奮進‘十四五’,再啟新征程。”樊福太表示,鄭州經開區將以躋身全國經開區30強為動力,勇扛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責任,高力度推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制造業、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核心區、全國內陸開放型經濟先行區、全省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示范區和全省創新創業發展新高地,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記者 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