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英語倒閉,霍蘭德教育CEO跑路事件還在發酵。
8月16日,《國際金融報》記者來到上海市靜安區梅隴鎮廣場36樓,該層樓所在的公司大多是外企或中外合資企業。而宣告“破產”的霍蘭德教育原先的辦公地也在這一樓層,記者看到辦公室內早已“人去樓空”,朝里望去室內略顯昏暗,“Holland Park Tuition&Education Consultants”的公司LOGO也顯得“暗淡”,墻壁上掛著“Eton College”,“Tonbridge School”等18個國外學校的logo和名稱。原本或許是為了彰顯其專業、高級性的9張英文文件也高掛墻頭,如今看來頗具諷刺性。
是雙減政策導致融資失敗,還是早有預謀?欠員工的薪資、學員課程費用的賠償等問題要怎么解決?《國際金融報》記者嘗試聯系霍蘭德教育CEO JakeHall以及中國區運營總監Cecily Chao,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法律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本次霍蘭德教育公司CEO卷款跑路事件,實質上是公司外籍高管在中國的違法行為如何處理的問題。雖然糾紛主體涉外但民事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我國的法院(勞動仲裁機構)擁有管轄權,至于涉外案件適用什么法律如果雙方沒有約定,適用最密切聯系地法律,中國作為勞動合同的履行地,可以適用中國的法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即便是外籍,也適用我國法律,對于本案我國司法機構有權立案調查并追究外籍高管的刑事責任。對于外籍人員,除了刑法規定的拘役、有期徒刑等主刑和罰金、沒收財產等附加刑外,還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整體欠款或超千萬
8月15日,霍蘭德全體員工在霍蘭德教育微信公眾號上直指,霍蘭德教育CEO Jake Hall跑路,拖欠公司將近80名員工半年的五險一金,稅費扣除了員工繳納部分,但未繳納給中國政府。同時,將近2個月工資和其他員工自行貼補的報銷款。此外,員工表示CEO通過香港賬戶,卷走了所有家長的課時費和留學咨詢費,整體欠款可能超過千萬。
霍蘭德全體員工還稱,目前公司賬戶上沒有一分錢,所有高管除了一個是中國臺灣地區的,其他全都是英國人,且都已聯系不上或者潛逃回了英國。8月13日Jake Hall還伙同同伙迅速關閉了所有員工的郵箱、以及與公司有關的賬號,并且粉碎了大量公司文件。
霍蘭德教育官方信息顯示,CEO Jake Hall是公司創始人,畢業于威敏斯特學校與圣安德魯大學。霍蘭德教育是一家做英國私校留學的全球化教育機構,旨在為7至16歲的全球學習提供專業英國私校咨詢服務、考試培訓、監護等一站式服務。公司成立于2004年倫敦,并于2012年將業務拓展至迪拜,2018年在上海分別成立分公司亙優(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并在中國香港設有辦事處,號稱提供高質量的全球化服務。
今年入職霍蘭德教育的小琳(化名)很是無奈,公司累計欠其薪資(一個半月工資、社保等)約3.2萬元。她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今年1月至7月的社保和5月、6月、7月三個月的公積金,公司均未繳納,所有員工的社保、公積金累計欠下約285萬元。而工資約180多萬元,具體來看,基層員工7月1日至8月13日這段時間的工資未收到,中高層員工大多是6月1日至8月13日的工資被拖欠(也有部分涉及約4個月的工資)。”而公司此前對上述給出的解釋是,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7月左右會有融資,承諾8月底社保、薪資等全部補上。
小琳向記者坦言,恐怕是很難拿回所欠的薪資了。當前員工的主要訴求包括兩點:一是不能影響下家入職;二是希望Jake Hall在華留下案底,不能再來中國圈錢了。
據小琳介紹,霍蘭德教育的公章都在老板律師手上,員工還沒有退工單,而且社保無法轉出,公積金也無法封存。據其了解,現在公司兩個中層員工也在聯系Jake Hall解決此事。“8月16日上午找了勞動局,大家在辦理退工,可能要60個工作日才能辦理好。退工單辦好了才能辦理社保、公積金等。因為有些人涉及到社保買房,還聯系到了稅務局,稅務局工作人員需要去市社保和稅務申請,看能否個人以最低標準來補繳。”
甩鍋“雙減政策”?
事件回到8月13日,Jake Hall在郵件中宣布公司破產,公司最近4個月很困難,也盡力去融資解決問題。但因為7月底中國教育新政(雙減政策)影響,投資者撤退投資意愿,公司最終融資失敗。而對于公司的資金情況,Jake Hall直言當前“精光”,此前為了讓公司正常運營,所有的錢拿去還債務和用于服務客戶。
Jake Hall在最后也表示,將試圖去解決事情,下周會有相關協調安排。
交了數萬元課時費的消費者劉藝(化名)則認為Jake Hall更多是有預謀的跑路行為,她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不排除Jake Hall‘甩鍋’給政策的可能性,公司倒閉更多是自身經營不佳問題。”
劉藝直言,理由有三點:一是近4個月,霍蘭德教育內部已經出現“欠薪”問題;二是今年客戶簽訂合同及支付方式出現變化,此前學費交給霍蘭德國內賬戶,但是近幾個月突然轉到香港境外賬戶;三是Jake Hall卷走國內家長巨額預付學費跑路的同時,對境外外教老師謊稱沒有收到家長的學費從而拒付外教課時費,導致部分跟國內家長有聯系的外教老師直接找家長索取課時報酬。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4月6日,亙優(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現投資者名稱(姓名)變更,變更前是HPE CHINA(HOLDINGS)LIMITED,變更后為Holland Park China Limited,為公司100%控股股東。此外,4月9日,公司注冊資本從50萬元增至100萬元。
“我居然也會栽跟頭,也就是為了孩子。”劉藝向記者無奈自嘲,為了讓6歲兒子獲得更好質量的英語教育,來到霍蘭德教育,雖然過程中也充滿過質疑,但因為類似的教育可選擇性確實較少,劉藝還是在今年6月份買了近5萬元的課程。
劉藝稱,隨后因為實在不滿意霍蘭德教育的教學質量,其要求退課程,協商好后,但退款一直拖欠,直至公司宣布破產也沒拿回退款。劉藝直言對拿到錢不抱很大希望,但是很難容忍外籍人士在華創業跑路的行為,對方利用了境外賬戶和他的外籍身份,導致國內維權愈加被動。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劉藝提供的簽訂時間為今年6月18日的合同獲悉,課程費用需要轉給霍蘭德教育指定銀行(中銀香港),賬戶名是IUKOS.COM.LIMITED.而一張2020年10月15日的學員學費賬單顯示,收款方為亙優(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除了劉藝,還有很多購買不同課程培訓的學員,不同的產品內容費用也有所差異,單筆費用較高的是留學咨詢費用(高達35萬元)。也有學員買了留學中介+課程套餐,費用共計更是高達46.6萬元。消費者顧女士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7月底給孩子買了12萬元的課程,共計200節課,已經上了40節左右的課程,還剩下160節課。
外籍高管跑路了咋辦?
針對這一事件,員工、學員如何維權?
太琨律創始合伙人、太琨律(成都)四川琨爵律師事務所主任朱界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員工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依據《勞動合同》向公司主張支付勞動報酬。學員可以依據和學校簽訂的協議提起訴訟或仲裁,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學費等。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熊文律師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員工可以依照勞動合同向公司所在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學員也可以依照與霍蘭德教育公司的服務合同向法院起訴退還剩余的課時費和咨詢費。如果霍蘭德教育公司破產的,員工和學員需要向法院指定的管理人申報債權,員工的勞動債權是優先受償,學員的課時費和咨詢費則作為一般債權受償。
對于外籍人士在中國出現欠薪跑路等行為,法律上如何處置?
“本次霍蘭德教育公司CEO卷款跑路事件,實質上是公司外籍高管在中國的違法行為如何處理的問題。”熊文認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即便是外籍,也適用我國法律,對于本案我國司法機構有權立案調查并追究外籍高管的刑事責任。對于外籍人員,除了刑法規定的拘役、有期徒刑等主刑和罰金、沒收財產等附加刑外,還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雖然糾紛主體涉外但民事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我國的法院(勞動仲裁機構)擁有管轄權,至于涉外案件適用什么法律如果雙方沒有約定,適用最密切聯系地法律,中國作為勞動合同的履行地,可以適用中國的法律。”朱界平向本報記者解釋,對于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我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