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門,民政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昆明市民政局在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推動昆明改革發展座談會精神上,圍繞“七大體系”、“五化標準”和“三個中心”建設,突出重點,創新突破,成效明顯。3月29日,昆明市民政局局長張正平向記者介紹了昆明市民政局在落實推動昆明改革發展座談會精神方面的具體工作措施。
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完善民政工作建設
張正平介紹,昆明市提出在2018年全面脫貧致富,其中最為艱巨的任務在于22萬建檔立卡的人口脫貧問題。“目前在這22萬人當中,有3萬9千人已領上低保。”張正平表示。昆明市民政局通過深化民政領域改革,圍繞經濟發展和群眾需求,推進社會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組織、社區治理、行政區劃調整、防災減災救災、退役軍人安置和慈善事業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完成改革任務42項,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促進民政事業發展。
在提升社會救助水平上,昆明市民政局將重點放在了加強社會救助與扶貧制度的銜接上,強化農村低保對象認定與建檔立卡戶識別的銜接,做到精準救助,精準扶貧,應扶盡扶、應退盡退。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通過納入低保范圍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科學合理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的“兩線合一”。
培育遷徙性養老機制用活昆明養老資源
張正平介紹,居民養老是受關注較高的民生問題之一,民政局在居家養老和政府保障工作、社會化養老方面多方位行動,鼓勵社會化養老、發展養老產業。“我們鼓勵培育遷徙性養老,這樣既把昆明的環境、氣候優勢展現出來,同時也能發展昆明的產業和經濟。”張正平說,昆明市委、市政府頒布了相關政策,為遷徙性養老提供政策支持。“希望老年人能像紅嘴鷗一樣,在秋冬來昆明養老,隨著氣候的變化遷徙。”針對老年人在康體、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張正平表示,遷徙性養老也需要中高端養老產業的發展完善。
針對目前昆明擁有的豐富優質養老資源,張正平認為,對優質養老資源進行改擴建,對激活昆明養老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昆明市民政局也鼓勵優質民間資源加入養老行業。張正平表示,“養老產業的發展是從無到有的,對于社會機構興辦養老機構我們將給予支持。”
此外,昆明市民政局還著手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方便居家養老,為老年人提供日?;顒拥膱鏊?,“2015年,我們昆明全市已建成183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為老服務上,還通過高科技手段,以“居家寶”、GPS等助老信息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完善社會治理鼓勵社會組織發展
在完善社會治理上,昆明市民政局通過社會組織來為群眾提供滿意服務,如今昆明市已在家政服務、外送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入工作,但目前昆明擁有社會組織七千多家,在服務范圍、服務內容、服務品質上還有待提高。“社會組織發展的好,能發揮更好的社會治理效果。因此昆明市民政局在提高社會組織發揮其功效方面采取多重引導措施,降低社會組織的準入門檻,在成立社會組織的條件門檻上給予優惠;引導社會組織上以街道和社區提供服務;激活社會組織的作用,把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上作為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方式之一,將發展空間留給社會組織。
最后,張正平表示,昆明市民政局將繼續加快推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步伐,進一步提升廣大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福祉,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動昆明市改革發展座談會精神,準確定位,勇于擔當,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