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中金公司11月中旬的報告稱,維持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測保持6.5不變。那么人民幣如果真的貶值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哪些人的利益將受損呢?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外媒調查顯示,最近一周多數新興亞洲貨幣的人氣改善,因預計美聯儲下月升息之后,2016年料將只是緩慢升息。據對19名基金經理、外匯交易員和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人民幣空頭部位處于三個月高點。
巴克萊策略師Andreas Kolbe等在最近公布的報告中指出,人民幣納入SDR后可能會預示著另一輪貶值態勢的開始。美銀美林警告則稱,未來一年中,中美貨幣政策的“巨大分化”料會令人民幣承壓,IMF關于人民幣納入SDR的投票過后,人民幣貶值壓力將陡增。
不過東京三菱日聯銀行中國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則表示,當前人民幣貶值預期一直存在,但仍需考慮央行的態度,投機購匯將持續減少,崩盤式貶值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漸進式貶值。
中金公司11月中旬的報告稱,維持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測保持6.5不變。那么人民幣如果真的貶值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哪些人的利益將受損呢?
第一類:房價面臨下跌有房人資產將縮水
許多投資者擔心,人民幣貶值將導致整個市場預期逆轉,促使投資者逐漸放棄房產這樣價格過高的資產。尤其是那些早些時候從海外涌入國內的資金,會因人民幣貶值而流出中國,或不敢再輕易進入中國市場,多種作用助推中國住房資產價格下跌。
應對策略:對三、四線城市來說,房價面臨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些,目前并不適合出手,比較好的方式是等待觀望。
第二類:出國留學者(換的外匯少了)
對于留學美國的學子而言,人民幣貶值也是個壞消息。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人民幣,所換取的外匯比以前少很多。
應對策略:分批買入分攤風險,業內專家建議那些短期內有使用外匯打算的客戶,可以觀察幾天匯率波動,找個相對低位入手即可,分批分段來分攤風險。特別是有留學打算的客戶,外匯資金用量比較大,可以先換匯做外幣理財,目前國內幾家銀行的外匯理財收益都比較高,甚至超過同期人民幣理財水平。
第三類:海淘族(虧了)
海外代購市場火熱,價格是關鍵因素之一。從境外海淘的商品價格一般會比在國內專柜購買的便宜30%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一半,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遠的原因。
不過,人民幣貶值,很多海淘族感覺“虧了”,因為他們現在購買的一些境外商品價格已經開始上漲。
應對策略:銀率網指出,海淘通常分為外幣入賬和人民幣入賬兩種結算方式。外幣入賬指信用卡消費按照外幣結算,持卡人需要以外幣還款;如手中沒有外幣,則需要用人民幣購匯來還款。如果持卡人手中有足夠的外幣,采取外幣直接還款的方式,不涉及成本增加。
第四類:出境游的人(成本高了)
出境游的成本面臨上漲,出國旅行消費,人民幣更不值錢了。
應對策略:先購匯更劃算,銀行理財師提醒,不少人出國旅游喜歡刷信用卡購物,如果人民幣在升值,延期還款反而還能夠少還點錢。但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最好考慮在出國前就兌換好全部現金。
第五類:大型出口企業難享積極影響
人民幣貶值,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有利于出口,一些即時結匯的小型出口企業可能由此獲益,但交易量較大的外貿企業,可能難以感受到此輪貶值帶來的積極影響。
應對策略:隨著匯率波動越來越劇烈,往后拖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為了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外貿企業就需要通過一些外匯衍生工具,比如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到外匯期權等鎖定匯率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進出口企業的策略就非常簡單:進口企業只要將購匯時間盡量往后拖,因為美元相對人民幣會越來越便宜。
第六類:做多人民幣的中國企業(大虧)
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兌美元穩步升值,這些中國企業通過做多人民幣來確保穩定的出口收入,更有企業借錢押人民幣升值,這樣做雖然放大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收益,但也加劇了人民幣貶值造成的損失。
隨著人民幣兌美元下跌,越來越多押注人民幣升值的投資者遭受了損失。那些借助“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這一流行方式對沖人民幣風險的企業及個人的帳面損失巨大。這些押注中有一小部分來自于私人銀行客戶和富人。
第七類:來中國投資的炒家(損失慘重)
一直以來,大量的外資在中國長期游移,躺著賺錢。就如葉檀所言,“從2005年匯改到現在,你啥也不干,就把美元換成人民幣,現在(貶值前)換成美元,升值33%”。
你大概聽過一個笑話,說一個美國人到中國連吃帶喝,走的時候把剩下的錢換成美元,一年等于白吃白喝。(來源:《中金在線》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