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基本面堅實 資金充裕!A股無需跟隨海外市場恐慌
A股此次調整主要是因外圍市場普遍大跌而起,屬于跟隨下跌。考慮到目前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仍處相對低位,股市投資者的整體杠桿率不高,加之中國經濟基本面堅實,市場資金面寬裕,無需因海外市場波動而恐慌。
受歐美市場隔夜大跌影響,包括A股在內的亞洲市場2月6日集體出現較大調整。全天滬深300指數下跌2.93%,上證指數下跌3.35%,創業板指下跌5.34%。兩市有400余只個股出現跌停。同日恒生指數、日經指數、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等都出現明顯調整。
不過,機構人士對于此次股市調整的反應比較冷靜。機構普遍認為,A股此次調整主要是因外圍市場普遍大跌而起,屬于跟隨下跌。考慮到目前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仍處相對低位,股市投資者的整體杠桿率不高,加之中國經濟基本面堅實,市場資金面寬裕,無需因海外市場波動而恐慌。
中國證券報:基本面資金面向好 A股承壓能力提高
受外圍市場大跌拖累,A股6日大幅調整。分析人士指出,美股調整引發全球資金避險情緒升溫,美股對A股影響更多是短期情緒面的沖擊,不會導致國內市場資金大量外流。同時,A股基本面有支撐,估值有韌性,安全邊際更高,投資者不必過度悲觀。
“A股基本面有支撐,估值有韌性,中期不必過度悲觀。A股安全邊際更高,預計疊加的利空會更早出盡。”秦培景認為,決定股市安全邊際的核心因素依然是基本面,美股如此,A股亦如是。一方面,全球貿易和投資穩健復蘇,中美經濟增長大幅低于預期的可能性不高;另一方面,雖然目前處于國內經濟數據披露的空窗期,但目前看不到基本面顯著低于預期的信號。
劉可認為,即使美債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仍不小。由于A股自身的優勢,A股在全球資產中仍有較強的吸引力,海外資金仍在繼續流入A股,1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流入35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100億元。此外,不同于美股的高估值,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壓力不大,調整幅度也有限。
“美股震蕩短期影響A股,但本質上美國是經濟增長樂觀,引發通脹擔憂和情緒影響,并非基本面走弱或風險事件驅動。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量資金流入A股的大邏輯未中斷。”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說,全球資金不會棄股入債。在經濟復蘇前期,由經濟增長帶來的通脹預期升溫無需過度擔憂。盈利上行正面影響要大于利率上行負面影響。美股波動性加大,導致美股收益風險比下降,全球資金更偏好A股等收益風險比更高的新興市場。
證券時報:理性看待近期A股市場回調
在全球股市高位調整背景下,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這引起了部分投資者擔憂。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市場的估值水平,以及國內外市場聯動等因素,這些擔憂也許并不必要。首先,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企業效益持續提升,生產經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這對股市運行形成了一定支撐。其次,金融體系持續去杠桿、防風險,著力化解潛在風險隱患。再次,近期股指的回調是前期持續上漲累積風險的有效釋放。此外,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美股的大幅波動對全球股市包括A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不宜過分擔憂。中美兩國股市節奏完全不同,美股已連續9年牛市,而A股正從低谷緩慢走穩,美股的高位大跌對A股市場短期走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中期走勢不會造成直接沖擊。從歷史上看,A股市場的運行更多是自身因素決定的,而非外圍市場,投資者需理性看待外圍股市下跌給A股帶來的聯動效應。
證券日報:多因素支持A股中期向好 外圍影響是昨日下跌重要誘因
昨日,滬深兩市大幅低開后震蕩走弱,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筆者認為,市場出現這種情況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總的來看,目前市場風險并沒有那么大,各方沒必要過分悲觀。
首先,引發昨日A股大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受外圍股市影響。周一美國三大股指全線大幅下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盤中一度下跌約1600點,創下美股史上最大點位下跌紀錄。至當日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4.6%,標普500指數下跌4.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78%。
美股前夜的巨幅動蕩波及次日所有其他市場,引起包括A股在內的亞太及歐洲股市大跌。
其次,從國內經濟數據來看,經濟是向好的,對A股有支撐作用。
2017年,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四大宏觀指標都是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27122億元,比上年增加83537億元,折美元相當于2016年世界排名第14位的澳大利亞GDP總量規模(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新興行業保持較高增長,新動能成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工業新舊動能持續轉換,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4%,分別高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4.4和6.8個百分點。
資金面進入2018年以來也是相對寬松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貨幣利率回落。2018年1月份,7天回購利率R007均值為3.23%,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回購利率DR007均值為2.83%,均比2017年12月份明顯回落,而且兩者均為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值。從歷史表現來看,過去8年中有一半年份的1月份貨幣利率要高于或者持平于上年12月份,這說明2018年1月份的貨幣利率回落不完全是跨年效應可以解釋的。
而從歷年春節前30天資金面利率走勢看,央行通常會釋放流動性對沖市場資金需求,未來一個多星期預計是資金面最寬松時刻。這一點,近期央行在資金投放上也有所印證,短期資金面將維持寬松狀態。
其二,融資融券擔保資金余額均穩中有升。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月底,融資融券擔保資金余額1390億元,較1月初增長18.4%。顯示未來一段時間證券市場資金面較為寬裕。
其三,新發募集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同比明顯增加。2018年1月份,新發募集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合計67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5億元明顯增加,增幅156%,其中,更是出現了興全合宜靈活配置基金單只募集規模高達327億元的混合型基金。新發募集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的同比增長顯示未來一段時間證券市場資金面較為寬松。
其四,人民幣匯率走強,北上資金加速流入。2018年以來美元繼續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與美元掛鉤的港幣對人民幣持續貶值,北上資金匯率優勢明顯。截至2018年1月26日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355億元,明顯高于2017年月均凈流入166億元的水平。考慮到短期內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的趨勢,外部資金將有穩定的流入。結合內外部因素,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市場資金面維持寬松。
第三,從今年1月份的情況來看,上證指數最終收于3480.83點,累計月漲幅達5.25%,上演新年首月“開門紅”行情。而最近召開的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更是傳遞出一系列積極信息。
比如,會議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資本市場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股市、債市、期貨市場風險監測和應對能力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另外,2月5日至6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了2018年工作主要任務,包括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穩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金融改革;持續推動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筆者認為,經濟穩中向好、政策監管有效等多重因素推動下,A股下行的空間已經逐步縮小。
責任編輯: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