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0家支付公司吃罰單
此次是兩大支付巨頭首吃央行罰單。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近50家支付公司被處罰。僅2017年初到現在,央行已經對10家支付機構開出罰單。
根據央行處罰信息,這些企業的處罰原因多出現違反反洗錢規定、違反銀行卡收單規定以及違規使用客戶備付金等。自今年4月17日起,央行要求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央行已經暫停發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未來重新發放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近日都收到央行的行政處罰罰單。雖然罰款只有區區3萬元,但仍引起廣泛關注。盡管央行上海分行和深圳市中心支行都沒有披露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具體違規情形,但業內人士都普遍認為,問題出在落實賬戶實名制上。
第三方支付競爭中你追我趕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財付通昨天(5月10號)同時收到所在地央行分支機構的罰單,盡管罰款都只有三萬元,但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央行此舉象征意義重大:
黃震:被罰的具體原因還沒公開,我們大家都在猜測,這次的原因肯定就是那些頂格在1萬-3萬的范圍內,可能是有一些違規的行為吧,但是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這個象征意義大于實質啊,因為過去被罰的那些都沒有巨頭,現在巨頭也被罰了,可見央行的執法,并不因為他們是巨頭而豁免。這個可以看出一個信號,規范第三方支付,嚴格執法,平等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