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兩會記者會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談到證金公司退出救市問題時表示,在未來較長時間內,談證金公司退出為時尚早。
劉士余關于證金公司未來較長時間不會退出的表態,市場也并不陌生。早在去年8月,在經過了第一輪救市之后,證監會當時就表示,“今后若干年,證金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
既然證監會早就有明確表態,為什么證金公司的退出問題現在依然是市場敏感問題?原因就在于,隨著2015年度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不少投資者發現,以證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有賣出股票的現象。
證金公司是否真的賣出了去年救市時所買進的股票?在這個事情上,投資者更多的是一種擔心與猜測。因為證金公司的持股從去向上看,有的轉讓給了匯金公司,由其長期持有;有的劃轉給了相關的基金理財產品持有;也有的股票倉位仍然由證金公司持有。因此,上市公司年報中證金公司持股的減少并不代表證金公司賣出。
在證金公司的退出問題上,信息披露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實際上,除了上市公司的季報與年報外,證金公司并沒有相應的信息披露,投資者很難知曉證金公司持股的去向。為了避免給市場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同時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證金公司在退出問題上確實有必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不僅如此,它還有必要做好信息披露的楷模。□皮海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