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石放大招:萬科引深圳地鐵600億資產注入換股
3月13日,萬科公告稱,公司已經于3月12日,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萬科宣布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伙伴——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萬科寶能股權之爭,最終或和1994年那場“君萬之爭”一樣,都以萬科引入“國企”而宣告勝利。
3月13日,萬科公告稱,公司已經于3月12日,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鐵集團”)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萬科將以發行新股的方式購買地鐵集團下屬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而地鐵集團將注入部分優質地鐵上蓋物業項目的資產到該收購標的中。
不過,萬科在公告中也指出,備忘錄為雙方對擬議交易的初步意向,除非有法律約束力的正式文件。鑒于籌劃中的重大資產重組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深圳地鐵注入600億資產換股
收購標的初步預計交易對價介于人民幣400億-600億元之間。萬科擬主要以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
接近萬科人士透露:交易完成后萬科管理層、華潤以及深圳地鐵集團三方的持股比例將超過40%,遠超于寶能系以及安邦持股的總和。
此舉被視為王石在萬科卷入與寶能系股權之爭之后出的一個強有力的底牌。
2015年12月18日萬科宣布停牌,原因是姚振華的寶能系不停在二級市場增持萬科,寶能系一致行動人鉅盛華和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A股權24.2%,超越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成為萬科最大的股東。
此后萬科董事會主席公開喊話寶能,稱不歡迎其成為第一大股東。萬科與寶能關于股權之爭白熱化。
萬科自停牌以來,關于重組對象一直三緘其口。
3月8日,華潤集團(萬科原大股東)董事長傅育寧首次公開聲援萬科。僅5日之后萬科高調宣布該重組進展。
由于此次合作涉及萬科重大資產重組,根據上市公司相關規則要求,雙方最終能否達成資產交易,還需萬科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及通過相關的審批。
分析人士稱:由于萬科采用增資擴股方式收購,鑒于目前萬科的大股東是寶能,該重組能否成功還要股東大會投票。但是引入的地鐵集團客觀上能為萬科帶來較多的優質地塊,這一點對其余股東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
正如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表示,深圳地鐵集團是深圳最主要的城市建設者之一,這次拿出最稀缺的核心地區土地資源合作開發,抓住深圳進一步城市化和經濟轉型提供的歷史機遇,將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地產+地鐵模式
對于引入地鐵集團,萬科除了股權之爭的考量,也想依靠地鐵集團的優勢,彌補在核心城市拿地困難的問題。
萬科直言:在核心城市以合理價格獲取充足的土地資源日趨困難,已經成為制約房地產龍頭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擁有較強二次利用土地資源能力的深圳地鐵集團,一直以來都是最受開發企業歡迎的合作對象。
深圳地鐵集團是深圳市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承擔深圳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建設、運營,目前凈資產1503億元,總資產2411億元。深圳地鐵集團目前已擁有地鐵上蓋物業開發項目10個,分布于前海蛇口自貿區、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以及福田、龍華等深圳市各重要發展區域,總建筑面積約500萬㎡,產品涵蓋住宅、商業、寫字樓、酒店等多種業態,均為大規模城市綜合體項目。
目前,深圳市軌道交通共投入運營5條線路178公里。其中地鐵集團運管管理的4條線路158公里,2016年還將開通3條新線共107公里。這些新線路的拓展,毫無疑問將激活更多的項目開發機會。
對萬科來說,此次戰略合作意義在于可以借助地鐵集團的優勢,共同實施“軌道+物業”的發展戰略,未來隨著地鐵線路的延伸,萬科將有機會以合理價格獲得源源不斷的開發資源,一舉解決核心城市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
事實上,通過軌道獲取優質土地資源,這個商業模式并非萬科首創,此前綠地控股就大力發展“軌道工程+區域功能”,即用地鐵換上蓋土地的策略,使得綠地集團有更大優勢獲得地鐵沿線上蓋物業的收入。
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也多次表示,綠地通過投資、開發地鐵,涉足地鐵上蓋、地鐵商場的開發、建設、運營,以及地鐵車廂廣告的運營等多項業務。向地鐵業務的全產業鏈發展。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先生表示,未來五到十年,深圳軌道交通將迎來快速發展,在加快地鐵建設的同時必須創新合作方式、完善“軌道+物業”模式,才能更好地抓住這一特殊歷史機遇、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將發力金融業
萬科同一日公布了2015年度業績。
2015年,萬科實現銷售面積2067.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61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和20.7%。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上升至3%。2015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955.5億元,同比增長33.6%;實現凈利潤181.2億元,同比增長15.1%。
萬科將繼續深化轉型戰略,向城市配套運營商轉型。此前萬科集團總裁郁亮曾表示,未來培養更多業務獨立上市,萬科也將成為有多業態上市平臺的一個控股集團,希望整個平臺加起來有1萬億市值。其中物流有望成為首個上市的平臺。
萬科管理層在年報中介紹了2015年在物流地產和物業服務上的進展。年報顯示,萬科在2015年成立了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底,萬科已進駐、擬進駐22個城市,已獲取、擬獲取項目29個,總建筑面積達300萬平方米。這一規模,已經進入了物流地產行業的前幾名。
萬科表示,“已經與電商、高端制造、現代批發零售、第三方物流、快遞快運等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建立廣泛聯系。”
業績公告中,萬科還透露了金融行業的野心。
2015年,萬科還在地產金融化上取得了進展。以前海萬科企業公館為投資標的的鵬華前海萬科REITs成為國內首只公募REITs,相關金融產品的推出,有助于公司盤活存量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萬科董事會秘書譚華杰表示:“在房地產金融領域,中國也還處于充滿想象力的起步階段。美國REITs市場在1980年代后出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5年底總市值達9390億美元,是1985年的122倍。1972-2015年,美國權益型REITs的復合年均收益率為12%,而同期納斯達克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年化收益分別為8.86%和6.99%。中國未來的可證券化資產規模將明顯超過美國,這是一片巨大的、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分析人士稱,萬科要實現諸多上市平臺,新業務輕資產化、金融化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