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周五晚間,中國中鐵(601390)發布了2015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中鐵2015年前三季實現營業總收入4321.5億元,同比增長0.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08億元,同比增長11.8%,每股收益為0.344元,同比增長3.61%。
截至9月末,證金持有中國中鐵6.6億股,占總股本的2.89%,位列第三大股東;匯金持有2.35億股,占總股本的1.03%;另外10只證金系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均持有公司股份5449.65萬股,并列為第七大流通股股東。證金匯金系合計持股超過14億股。
新簽訂單降幅收窄
萬億在手訂單支撐未來業績
受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的影響,公司前三季新簽訂單5515.6億元,同比減少8.9%,降幅較上半年大幅收窄。其中,基建板塊4,448.2億元,同比減少4.9%(鐵路工程1,505.3億元,同比減少4.6%;公路工程673.4億元,同比減少4.1%;市政及其他工程2,269.5億元,同比減少5.4 %);勘察設計板塊116.7億元,同比增長16.4%;工業板塊188.4億元,同比增長25.9%。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手訂單18575.2億元,其中基建板塊14876.3億元,勘察設計板塊250.7億元,工業板塊268.9億元,在手訂單依舊充足,巨額的在手訂單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受益于海外高鐵建設加速
業績有望高速增長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持下,我國的基建行業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特別是在高鐵領域,國內的企業競爭優勢明顯,頻頻在全球高鐵市場中標或者達成意向,不僅亞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非洲的尼日利亞、南非,甚至連美國都考慮引入中國高鐵。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成為印尼雅加達-萬隆高鐵(雅萬高鐵)項目的唯一競標者,雅萬高鐵將成為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在東南亞的首個示范項目,并通過該項目示范效應推廣中國的高鐵技術。除印尼外,目前已與俄羅斯、泰國、美國等建立合作,其他在談國家超過20個。
相比普通鐵路,高鐵在運輸速度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全球多數國家都希望建設自己的高速鐵路網,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基建升級愿望迫切,新興經濟體也進入了基礎建設趕超時,俄羅斯、巴西、阿根廷、越南、南非、摩洛哥等國家都相繼提出了自己的高鐵計劃。據統計,全球目前在建里程超2萬公里,規劃里程超5萬公里,未來十年平均年投資超萬億。市場空間極為廣闊。
中國中鐵作為國內鐵路基建龍頭企業之一,在高鐵建設領域具有極大的技術、資金和經驗等各方面的優勢,在海外也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和海外項目經驗,未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以及海外高鐵建設進入爆發期,公司海外業務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擬與中鐵二局資產置換
或成為央企改革新樣板
報告期內,中國中鐵公告與中鐵二局進行資產整合的初步方案,中國中鐵擬將工業制造板塊相關子公司股權注入中鐵二局,用以置換中鐵二局目前擁有的資產和業務。公司與中鐵二局資產整合公告與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同一天發布,外界判斷該整合過程或將對《指導意見》中的主要原則進行嘗試。對中國中鐵而言,此次資產重新整合存在多項好處,重組成功可以徹底解決與中鐵二局的同業競爭,激活其資本運作功能,實現優質資產單獨上市,推動工業制造板塊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背景支持下快速發展并顯著提升估值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