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病床前照顧小鑫
“不看了,我們回家好不好?”躺在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腫瘤科12樓9號的病床上,吳成鑫一次次懇求父親。他并不是想放棄生命,但他心疼父母,不想再拖累他們。
4年來,爸爸帶著吳成鑫四處求醫,媽媽則在安徽老家一個小廠打工,每天工作12個半小時。他們又怎會放棄?媽媽說,只要兒子活著,她就有無窮的動力。
現代快報記者 鐘曉敏/文 施向輝/攝
不幸患上骨肉瘤,手術后又出現轉移
小鑫是4年前查出患有骨肉瘤的。當時,他在安徽仁和中學讀初二,起初就是腿疼、整夜無法入睡,他忍了一星期,實在疼得受不了,他才告訴父母。
“在老家檢查,看不出有什么毛病。后來到南京做了穿刺手術,醫生說是骨肉瘤,建議把腿鋸掉。”小鑫的爸爸吳頂明說,他不能接受,又把兒子帶到北京復查,結果還是一樣。
怕兒子受不了打擊,他沒把這個噩耗告訴小鑫,而是請醫生做了保肢切除腫瘤手術。不過,小鑫很快還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更讓他絕望的是,好不容易熬過8次化療,2014年9月出院不久,他又被查出腎衰竭。
十天前,小鑫被發現肺部有陰影。父親帶他來到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腫瘤科生物治療中心接受治療。“孩子太小了,如果不治療,可能也只有3個月的生命。” 主任醫師許尤琪說,他也是做父親的人,看到小鑫非常心疼,很想盡量延長小鑫的生命。他已經向院方申請,最大程度地減免治療費用。
為了給兒子看病,吳頂明早已債臺高筑。這次,他找親友借了個遍,也只借到1萬多元。“他媽媽還在家借錢。” 吳頂明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
不想連累父母,又怕放棄讓父母絕望
采訪中,小鑫一次次懇求父親:“我不看了,我們回家好不好?”
小鑫說,他實在不想再拖累父母了。他告訴記者,生病前,他們一家人過得很幸福。父母種了8畝地,農閑時就到處打工,2009年父母攢了一筆錢,蓋了一幢兩層半的小樓。當時欠了八九萬元外債,但是父母勤勞肯吃苦,到2012年已經還得差不多了。不料,那一年,他卻被查出骨肉瘤。
“這些年,我看病花掉了40多萬元,全是他們借的。”小鑫說,每次看到父母到處求人,借錢為他看病時,他心里特別難受。
讓他心疼的是,媽媽為了給他看病,這幾年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個半小時。
手術后化療的痛苦,也讓他一度想放棄。“那段日子,喝水都吐,最后直接吐血了。”他那時也說不想看了,可爸爸說:“不行,你太小了。”媽媽對他更是牽腸掛肚。她一次次跟吳頂明說:“如果兒子沒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跟他一起走。”
“我們再搏一搏,好不好?”在兒子面前,吳頂明信心十足地說,“醫院幫我們,媒體也在幫我們,我們還沒有到絕路。”
不過,背著兒子,這位父親哭得捶胸頓足。他的內心充滿恐懼,害怕病魔奪走兒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