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5日訊
2015年主要成就:
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
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
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于經濟增速。
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1萬套,農村危房改造432萬戶。
去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8.5%,新增4萬多億元。
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增長5.6%。
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14.7%。
營改增穩步實施,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擴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出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啟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
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產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近三年淘汰落后煉鋼煉鐵產能9000多萬噸、水泥2.3億噸、平板玻璃7600多萬重量箱、電解鋁100多萬噸。
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新設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
人民幣加入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絲路基金投入運營。
簽署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
十三五規劃目標:
2016年規劃目標與2015年對比:
2016年報告各項目標要點:
宏觀經濟政策要點: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GDP增速6.5~7%,單位GDP能耗下降3.4%,CPI增長控制在3%,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貨幣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
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
財政赤字: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
減稅降費:全面實施營改增;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金融體制改革要點:
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
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嚴厲打擊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供給側改革要點:
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
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消費品品質;促進制造業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
國企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
農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農業結構調整: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大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退耕還林還草1500萬畝;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戶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承包地,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聯合或土地托管。
農業基礎: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增加深松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引導帶動更多資金投向現代農業建設;
農村公共服務: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
脫貧工程: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
對外開放: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
“一帶一路”: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
擴大國際產能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
外貿創新發展: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
外資:繼續放寬投資準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
自由貿易區:加快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強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
環保: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
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民生: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
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
總理報告提到的要點,將有哪些個股受益?
城鎮化受益股:
基礎建設(達剛路機、秦嶺水泥、寶利瀝青);
醫療服務(迪安診斷、達安基因、通策醫療);
交通通訊(天音控股、海馬汽車、長安汽車);
城市軌道交通(中國中車、國電南瑞、輝煌科技、隧道股份);
天然氣管網(陜天然氣、金洲管道、新興鑄管、玉龍股份);
給排水設施(偉星新材、納川股份、青龍管業、國統股份);
智慧城市(銀江股份、萬達信息、浙大網新、川大智勝);
建筑節能(南玻A、方大集團、海螺型材、北新建材)等。
農業現代化受益股:
隆平高科、豐樂種業、登海種業、農產品、羅牛山、華英農業、正邦科技等。
先進制造業受益股:
國防軍工(中直股份、銀河電子、四川九洲、中航飛機、國睿科技);
鐵路設備(鼎漢技術、永貴電器);
能源裝備(臺海核電、應流股份);
智能裝備(黃河旋風、鼎捷軟件、埃斯頓、日發精機、智云股份、博實股份;
其他(金鴻能源、泰爾重工)等。
環保受益股:巴安水務、洪城水業、博世科,江南水務、東江環保、桑德環境等。
高鐵受益股:
上游環節(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鐵二局、隧道股份、徐工機械、三一重工、江山化工);
機械車輛環節(中國中車、北方國際);
基建環節(粵水電、隧道股份);
零部件環節(南方匯通、北方創業、湘電股份、晉西車軸、天馬股份、龍溪股份);
信息電子設備環節(華東數控、沈陽機床、秦川機床、時代新材、輝煌科技);
鐵路營運和物流環節(廣深鐵路、鐵龍物流、申通地鐵、中儲股份)等。
一帶一路受益股:
連云港、中核科技、中國交建、中材國際、中國建筑、西部建設、中國西電、祁連山、新疆城建、中國電建等。
農村電商受益股:大北農、芭田股份、新希望、北大荒、諾普信、蘇寧云商、永輝超市、金正大等。
“大眾旅游”受益股:旅游行業龍頭股中國國旅、中青旅、桂林旅游、麗江旅游;宋城演藝;騰邦國際(B2B2C模式創新);三特索道(二三線自然景區集成開發)、眾信旅游(出境游旅行社龍頭)、凱撒旅游(航空配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