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受賄案開庭。檢方指控,在2005年至2013年間,蔡榮生利用職務便利,在招錄考生、調整專業等事項上為44名學生提供幫助,共受賄2330.8074萬元。看到這一數字,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剛介紹過南京原市長季建業受賄一千余萬,蔡榮生一個處長,受賄金額竟然是副部級官員的兩倍!
處長的權力有多大,竟然能貪這么多?早在1998年,朱镕基總理就說過“有些部門,處長在那里做主,地方的省長、市長來看他,他對人家連眼皮都不抬一下”,他點名批評當時的國家計委,并取名叫“處長專政”。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也頗有感觸地吐槽:中國嚴格意義上是“處長治國”,投資環境的主要癥結在處級及其以下。99%的企業家都要和具體的辦事人員打交道,各處處長、副處長直到科員,這部分人的工作作風形成了具體的投資環境。”
今年4月15日,李克強總理曾就“處長把關”一事大動肝火。他說:“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難道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總理說的雖然是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問題,但在另一個角度上也凸顯了處長們的權力之大,有些事務,處長大人不簽字,還真就辦不了。由于個人裁量權過大而又缺乏監管,近年來連連出現“處長巨貪”的勁爆新聞。
“跑路處長”蔡榮生:能讓11歲兒童上本科
2013年11月,有消息稱蔡榮生持假護照欲在深圳出關前往加拿大,后被截獲、帶走調查,一時間“跑路處長”的名聲傳遍網絡。蔡榮生的問題主要出在“自主招生”上,即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針對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自行組織考試,通過選拔的學生可享受高考降分優惠。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向人大的小伙伴打聽過蔡榮生,他們表示蔡處長在人大早已臭名昭著,開豪車招搖過市“霸氣側漏”。人大一位教授向媒體透露:“蔡曾經讓一個11歲的富二代上了人大的本科,這個小孩家里很有背景,聽說7歲就開著奧迪上路”。另一名人大教師說:“蔡榮生不僅在學校里“呼風喚雨”,校外人脈也很廣,“他比較豪爽,總參加一些商務宴請”。前幾天,教育部通報了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劉亞在6家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的情況。與之相比,蔡榮生的能量更大,根據公開資料,他是7家公司的獨立董事,其中3家為上市公司。
環保部處長李學智:要求老板脫衣“檢查”再送錢
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督查三處原處長李學智, 2011年1月帶隊到河南省新鄉市、安陽市檢查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時,以給檢查組成員購買化妝品為名,收受兩市環保部門人民幣16.6萬余元,其中新鄉市環保局出了11.9萬元,安陽市環保局出了4.7萬元,都是由當地造紙企業買的單。在新鄉,李學智稱新亞紙業存在偷注污水等問題,要求停業整頓。幾天后,新亞紙業董事長宋某被李學智叫到了鄭州,李學智首先檢查了其手機通話和短信記錄。李學智表示宋某的手機不錯,希望宋某拿5個來。宋某留下10萬元現金,李學智提出解決問題至少要三、五百萬。第二天宋某拿去5部手機和30萬元現金,李學智稱至少要300萬元,是給領導的。于是宋某又從公司支取150萬元,送到了北京九華山莊一個溫泉別墅。宋某稱,進屋后,李學智讓其脫衣服洗澡,宋某不愿意,李非得讓其脫衣服洗澡,實際上是為了檢查有無竊聽錄像設備。脫完衣服后,李問他錢帶來了嗎,宋某說帶來了在車里。洗完澡后,宋某問要見的領導在哪,李學智說領導又來電話了,有急事來不了,領導讓司機來拿錢。此后敲門進來的男子,看起來不像領導的司機,而像小混混,這讓宋某感覺被騙。最后,李學智拉著一個拉桿箱,和宋某一起到車上,把150萬元現金放進拉桿箱里拉走了。宋某說,他心里很難過,感覺上當受騙了。剩下的150萬拖著沒再給李學智。
財政部處長陳柱兵:收好處費事先定下比例
財政部企業司綜合處原處長陳柱兵,被控10年間受賄2454.4萬元,其主要犯罪行為發生在處長任上。陳柱兵在一次會議上結識了工信部專家卜凡金。此后,財政部聯合工信部推出一個支持物聯網發展的專項資金項目,陳柱兵正是該項目的管理人員。他與卜商量,可以利用各自的權力,通過幫助企業申請財政部專項資金,并索取實際撥付資金總額的20%好處費,二人平分。隨后,卜凡金聯系到山東某電動工具公司,讓對方準備30萬元作為疏通費用。該公司老板房某同意了,并于幾天后親自進京,在一家招待所內將裝有30萬元現金的布袋交給卜凡金。拿到錢后,陳柱兵將該公司的資金額度上調至300萬元。陳柱兵曾被財政部選派為援藏干部。令人不齒的是,在此期間他不僅沒有將精力投入到援藏事業,反而大肆接受當地企業賄賂,幫助他們獲取財政部的扶持資金。
發改委處長“匡爺”:上班玩游戲讓副省級候著
匡新,“出事”時身份是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綜合處處長。但調任綜合處處長之前,他在民航處工作了逾十年。他在民航界無人不曉,業內送了一個“匡爺”的江湖稱號給他。此人個性十足,媒體爆料稱,匡新還是處里的小干事時,某航空公司采購了十多架波音757客機,邀請包括民航總局副局長在內的100多位民航系統人士到五星級賓館赴宴,但該航空公司老總送走了民航總局副局長后,轉身回來又單獨宴請匡新。而波音和空客的人為了能跟“匡爺”見上一面,整個中午蹲守在“匡爺”吃飯的北京西四環某食府。還有一次,一位副省級領導去找匡新,他顧著自己玩電腦游戲,讓人在外面等著,直到“Game Over”(游戲結束)才出來。
“處長巨貪”是一種典型的機關病,同權力過于集中,權力運行的過程不夠公開透明有關。如今,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權力的下放、監督機制的健全,“處長巨貪”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不過,在作風轉變的大背景下,另一個現象需要引起重視和警惕,那就是“廉而不為”、“廉而慢為”,有小伙伴們告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現在到一些機關辦事,手握得特別緊,茶泡得特別熱,事兒卻辦得特別慢。有的企業家則吐糟:“現在請機關的干部吃飯,大家都不去,但說辦事呢,大家又都不辦,我寧愿你來吃飯幫我把事兒辦了。”還有的基層干部抱怨說,擬辦的事項拿給領導批閱,領導批了“依法辦”,又拿著批閱單去找具體辦事的人,卻被告知“依法辦”就是“沒法辦”。
當前,機關的小伙伴們都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嚴以用權”的學習。在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嚴以用權”就等同于“廉而不為”嗎?顯然不是。那么,如何拿捏好用權的尺度呢?道理很簡單,以權謀私的事要堅決不為,而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事,不僅要大膽用權,更要用出實效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