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專電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日前發布報告說,由于中國政府穩步推進結構性改革,經濟下行風險可控,且政府具有很強的本外幣償債能力,大公國際將對中國的本外幣信用評級維持在AA+和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大公國際2日發布報告說,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有四大理由。首先,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5年中國基本完成長期經濟轉型的戰略布局,同時為2016年經濟工作明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大公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速為7.0%。
其次,各級政府財政赤字雖有上升但增幅可控,償債來源穩定。在結構性減稅和加大財政刺激的雙重作用下,大公預計2016年中國各級政府財政赤字率將由2015年的2.0%擴大至3.4%,“十三五”期間各級政府的赤字率平均為3.3%。
第三,中期內中國政府債務雖小幅上升但仍處于合理區間。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影響下,大公預計2016年中國各級政府債務負擔率將升至47.0%,2020年上升至57.4%,之后呈逐漸下降趨勢。2015年開始啟動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措施有效規范了政府債務管理,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第四,中國外債規模極小,經常項目持續順差、外匯資產規模大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保證其極強的外幣償債能力。雖然2015年外匯儲備下降,但截至201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對總外債和短期外債的覆蓋率仍然達到217.7%和351.5%。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