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2日訊
“我們理解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更好地減輕負擔,降低企業成本,我們也想幫助更多小微企業切實地享受到政策的實惠。”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說,今年自己關注的議題是在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進經濟生態,尤其是扶助小微企業的發展。
蔡玲說,自己在調研中了解到,有些地方自十八大以來已經出臺了上百個關于企業減負的文件,但仍有部分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反映感受不明顯。“具體的問題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政策停留在文件上,有的政策雖然立意非常好,但申請和審批環節比較繁瑣,小微企業規模通常都在十個人以下,沒有精力、專人和時間用于研究這些政策。”
調研還提出其他一些實踐問題,例如要防止中介組織收費變為行政審批收費的另一種形式,應當徹底讓雙方脫鉤,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蔡玲表示,今年提案的重點是將在調研中了解到的實體經濟需求,尤其是小微企業的心聲反映出來,使已出臺的政策可實施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