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費維權看臺
他與網友約會,咖啡吧喝紅酒花1.2萬元,類似的消費陷阱,你遭遇過嗎?
本報啟動3·15消費維權征集令
消費權益受損 我們助你維權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蒙進煌 實習生 王海瀅
核心提示
約會網友,半個小時刷掉1.2萬元“紅酒費”!你要是攤上小韋一樣的事兒,肯定也很不愉快。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臨近,本報“消費觀察看臺”再度吹響維權沖鋒號,與你一起向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宣戰。如果你也像小韋一樣是消費欺詐的受害者,如果你是行業黑幕知情者,如果你正身陷消費糾紛、知曉行業黑幕、遭遇過消費陷阱,請與我們聯系。
一個教訓
咖啡吧見女網友
半小時花掉1萬多元
“沒有消費清單,全是從POS機劃走的。我當晚也是大意了!”回憶起上個周末晚上的那次約會,小韋連連感到不可思議。一個晚上的約會,才坐下來半個小時,卡里就被劃走了1.2萬元。“如果對方是酒托,這算是消費欺詐嗎?”小韋懷著疑問,打通了本報電話。
小韋來自欽州,到南寧約會單身女孩小倩。第一次見面,小韋礙于面子,約會地點讓小倩選,酒水也讓小倩來點。一開始上的紅酒價格在五六百元,可接下來上的紅酒就越來越貴了。在小韋的支付短信通知里,記者看到當晚共8筆付款,最大一筆是5320元。“酒水都是工作人員開好端上來的,看不出什么牌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足量,才三四杯就喝完一瓶了。”小韋回憶說。那一晚,在半個小時內,小韋就花掉了1.2萬元。
小倩自稱在南寧某酒店做文員,兩人在一個交友網站上認識不到5天,就約定南寧見面;在消費中,小倩頻頻暗示小韋多點紅酒,還喊來閨蜜一起消費酒水。這些蹊蹺的細節,讓小韋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感覺自己是被騙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快到了,他想把這一消費遭遇公之于眾,哪怕沒能討回自己的錢,也想讓這個教訓警示更多人。
一次宣戰
消費者
不做“沉默羔羊”
如果你也像小韋一樣遭遇“消費陷阱”,如果你是行業黑幕知情者,如果你正身陷消費糾紛、知曉行業黑幕、遭遇過消費陷阱,都可以聯系我們。
制售假劣、價格欺詐、霸王條款、商業潛規則……今年“3·15”期間,本報將一如既往地扛起消費維權的大旗,在“消費維權看臺”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戰。但凡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都是本報揭露曝光的對象;但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報都會力挺伸張。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新消費·我做主”。其中重要含義就是樹立“消費者優先”理念,傾聽消費者聲音,重視消費者訴求,滿足消費者需要,贏得消費者對新消費的滿意和認可。
本報將長期向廣大讀者征集線索,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劍指消費領域中的不法行為;我們將依托全媒體力量,讓消費陷阱曝光現形,讓不法消費行為無處遁形。
一個電話
投訴后
我們立即聯系你
本報“消費維權看臺”欄目開設日久,如今在“3·15”到來之際,開通熱線是為了讓大家增加一個維權渠道。我們承諾,對于你所反映的問題,本報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核實,并對舉報者個人信息采取必要保護措施。對于重大侵權案例,本報也將移交相關職能部門,并進一步跟蹤處理結果。
欄目開通熱線、微信群、QQ群等。如果你也遇到以下類似消費問題,不妨及時與我們聯系:
1.食品:如果你購買到三無產品、過期食品或違規使用添加劑的食品;如果你買保健品時被說成“藥品”忽悠你。
2.購房:如果你買房時被忽悠,樓盤違規預售,房產證遲遲到不了手;家居建材品牌標價虛高、以次充好;家裝公司偷工減料、貨不對板。
3.醫藥:如果你被虛假醫藥廣告所騙,被“包治百病”的醫療機構忽悠,被非法保健品的虛假宣傳迷惑,在非法醫療機構整形卻被“毀容”。
4.汽車:購車時遭遇行業“潛規則”,汽車問題多,商家推諉不解決;修車遇貓膩,行車安全難保障。
5.家電:三包期內的家電頻頻故障,商家又拒不提供售后服務;商家上門維修亂收費,不按承諾做好售后服務。
6.旅游、餐飲、住宿、培訓……
需要提醒的是,選擇消費維權時,先確保你的消費憑證是真實、充分、有效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