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已經形成,接下來將按照相關的程序,報經批準以后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按照既定時間表,今年會出臺方案。
網民認為,延遲退休年齡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在具體操作方面仍有可能面臨許多問題。對此,網民表示,延遲退休的政策規劃切不可“一刀切”,應從公眾利益出發,在考慮不同行業和群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制定靈活的實施辦法,同時做好相關的配套支撐工作,實現循序漸進的過渡。
減輕養老負擔勢在必行
許多網民指出,中國當前的老齡化趨勢明顯,養老負擔也在加重,而人口平均壽命則有所延長,因此延遲退休是國情需要,也是大勢所趨。
網民“生活樂趣多_”表示,養老金就是用現在勞動人口的錢去來供養退休人口。社會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勞動人口越來越少,延遲退休是必然的結果。
網民“吳帆”表示,中國目前已經處于低生育率時代,因此至少在本世紀上半葉老齡化趨勢不可逆,社會的養老負擔也必然越來越重。延遲退休年齡在國家和社會層面,能進一步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減輕老齡化對社會養老的壓力、調節代際之間的經濟關系。在個人層面,也能提高其終生收入水平。
因人制宜循序漸進
有網民指出,在延遲退休的方案設計上一定要“因人制宜”,統籌兼顧好各方利益。同時,要針對延遲退休對就業市場的沖擊,以及與新增就業之間的矛盾提前預估并做好應對措施。
網民“弗斯特音符”表示,延遲退休不能一刀切,可以定最低年齡和最高年齡,讓人們自己選擇。如工作崗位很累,而且自身身體健康不行,肯定選擇早退,如崗位輕松,肯定選擇晚退,把選擇的權利交給本人。
網民“吳帆”也表示,在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設計中,應該考慮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要考慮不同養老制度之間的銜接和協調。
此外,有網民指出,延遲退休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頒布,要想達到良好的社會效益,還需要規劃一系列配套政策作支撐。同時還要出臺相應的法律規范,以保障政策的平穩實施。
(記者廖冰清整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