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桂花糖芋苗、蘇州奧灶面、常州麻糕、揚州包子……你知道江蘇還有哪些特色小吃?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獲悉,省餐飲行業協會小吃委員會正式成立了。據悉,今年小吃委員會將向全球發布100道江蘇名小吃,并會在今年的省餐博會期間舉辦江蘇小吃節。
現代快報記者 張瑜
小吃銷售比重,占江蘇餐飲業三分之一
在吃貨們眼里,舌尖上的江蘇美味可不光是淮揚菜,各種豐富的街頭小吃更是極具江蘇特色。“我們淮揚菜既有小吃,也有大菜,過去大家都在菜肴創新上做文章,其實小吃帶有鄉情鄉味,更接地氣。”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小吃委執行主席、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介紹說,過去大家都注重大菜,現在希望也能在開發挖掘傳統小吃上做做文章。
新當選的協會小吃委主席、蘇州朱鴻興飲食公司董事長俞水林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如今很多高檔餐飲業不景氣,大眾餐飲發展勢頭良好,小吃雖然小,但是在江蘇餐飲業銷售額中比重不小,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小吃有地方根基,老百姓喜歡,我們希望把傳統特色與小吃結合互動起來。”俞水林說,江蘇的小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雖然沒有明確統計過全省的小吃數量,但像是南京、蘇州這樣的城市,一個市小吃品種就達數百種,做好小吃更能振興大眾餐飲。
俞水林表示,他們希望將一些有文化淵源、傳統手工藝的小吃傳承下來。由于很多小吃都是單打獨斗,而且很多手工藝的做法不能簡單替代,所以有些面臨傳承問題,有些小吃已經失傳。“我們會考察省內各地的小吃,把它們傳承和保護起來。”他說,希望通過小吃委員會的努力,把一些小吃做到規范化、標準化,將這些地方小吃發揚光大。
多種方式傳播,推動江蘇小吃走出去
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于學榮介紹說,小吃具有主副兼備、應時應節、食用方便、經濟實惠等特點,每一種小吃都能反映當地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同時也是各地旅游的名片。“我們小吃委員會現在有會員單位160多家,希望借助這個組織挖掘更多的江蘇小吃資源。”于學榮說,下一步在不斷增加小吃資源的同時,協會小吃委還將推出江蘇名小吃的書刊、電視宣傳片等,通過各種方式傳播江蘇的小吃文化,推動江蘇小吃走出去。
陳軍也認為,小吃有地域性特色,通過小吃委員會,大家希望把地域性的東西包裝起來,通過不同的平臺展示,搞好連鎖經營,讓江蘇小吃能更好走向省外、走向世界。他說,冶春在臺北、新加坡都有門店,小吃在海外也很受歡迎,另外,很多小吃背后都有傳統文化故事,小吃其實是傳播文化的更好方式。
這個剛成立的小吃委員會,能給吃貨們帶來哪些福利呢?于學榮介紹,小吃委員會將在各地餐飲協會組織遴選地方特色小吃,并在今年向全球發布100道名小吃,舉行江蘇小吃節、特色小吃放心吃等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