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1日專電題:春節因素致2月PMI下降經濟仍處于底部企穩過程中
新華社記者桑彤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商務活動指數為52.7%,環比回落0.8個百分點。盡管經濟仍處于底部企穩過程中,但隨著春節因素消退,供給側改革利好釋放,經濟運行將逐漸恢復平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分析稱,2月份PMI指數繼續下降,表明當前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其中生產和采購量指數下降,應考慮春節因素的影響。購進價格指數、生產活動預期指數較大幅度提高,預示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回暖跡象。綜合判斷,經濟仍處于底部企穩過程中。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春節停工是2月PMI繼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春節停工導致2月生產指數僅為50.2%,下降了1.2個百分點;用工需求下降和企業員工返鄉導致就業指數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47.6%。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介紹,為抵消春節假期影響,企業節前提前拿到一些訂單,增加了產成品和原材料庫存。企業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明顯上升,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此外,資金緊張矛盾也有所緩解,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數量減少,比重下降。
“從調查來看,春節過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恢復陸續加快,預計3月份以后供需波動減小。”陳中濤說。
同日發布的2016年2月份的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2月份建筑業和大宗商品批發市場淡季回落,使得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下行。節日消費帶動相關服務業活躍。運輸、餐飲等傳統行業商務活動趨于上升,新興消費市場持續走旺。信息消費、網絡購物消費以及旅游等行業指數水平較去年同期有進一步提升,消費結構升級和多元化趨勢進一步顯現。尤其是服務業就業向好、價格趨升,表明服務業市場的內生動力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雖仍在50%以下,但較上月均有回升,意味著節后市場交易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2月房地產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幅較大,升至58%以上的較高水平。在房貸、限購以及稅收等方面相關政策逐步寬松的大環境下,房地產企業普遍看好今年行業發展。
結合今年前兩個月PMI表現來看,當前經濟運行仍有下行壓力,但回落主要是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和供需再平衡過程中的摩擦性回落,伴有短期季節性回落。隨著春節因素消退,隨著供給側改革利好釋放,隨著市場主體自我調整加快同經濟環境變化磨合期縮短,專家預計經濟運行將逐漸恢復平穩,經濟運行的質量不斷提高,內生增長基礎不斷增強。
謝亞軒認為,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需求低迷,反映政策刺激有必要進一步加大,總體來看穩增長是短期內最重要的目標。政策發力有助于短期托底,國內經濟繼續下滑的風險逐步降低,但長期內走出當前困局的關鍵仍在于結構性改革。
人民銀行2月29日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摩根士丹利華鑫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看來,鑒于美聯儲在6月份可能再次啟動加息,上半年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了喘息之機,從而在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提供了窗口期,也為“穩增長”政策的加碼提供了契機。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