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收官戰,大盤全線重挫。2月29日是2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低開低走,滬指失守2700點,創業板指更是重挫近7%創下年內新低。兩市約600只個股跌停。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進入2016年以來,A股投資者人均虧26.5萬元。
滬指較去年最高點腰斬
截至收盤,滬指跌2.86%報2687.98點,深成指、中小板指均跌逾4%。創業板指最為受傷,收盤跌6.69%報1880.15點,創下年內新低。同時,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繼續縮量,昨日成交4617.70億元。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2月29日收盤,滬市總市值為22.632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13.52倍;深市總市值為17.0706萬億元,平均市盈率37.61倍;滬深兩市合計總市值39.7萬億元;相比去年5月底70萬億元的總市值,目前A股市值已經縮水逾40%。同時,相比去年6月12日滬指最高點5178.19點,滬指已經下跌48%。
同時,2月29日的39.7萬億元相比2015年12月31日53萬億元的總市值已經縮水13.3萬億元。根據中國結算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A股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5016.92萬人。照此粗略計算,2016年以來,A股持倉投資者人均虧損26.5萬元。
同時,記者統計發現,進入2016年以來,滬指已經較2015年12月31日的3539.18點下跌851.2點,跌幅高達24%。同時,單就2月份來看,昨日滬指收盤點位較2016年1月29日收盤時的2737.6點下跌49.62點,跌幅僅為1.8%。
分析稱市場“畏懼”注冊制
分析認為,自上周四開始的大跌開始,說明市場對于注冊制的即將實施仍然充滿畏懼,擔心注冊制實施之后帶來大規模擴容。不過,昨日創業板繼續領跌兩市,表明市場依然擔心注冊制會優選創業板進行試點,創業板將全面停止審核。
受到3月1日全國人大對國務院關于注冊制改革授權決定即將生效,以及創業板將全面停止審核等傳言影響,2月25日滬指收盤大跌6.41%,創業板指更是暴跌7.56%。
2月26日早間,證監會緊急發文回應市場傳聞,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從未單獨研究過創業板注冊制,根本不存在3月1日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的安排,也不存在主板、中小板擇期再做安排的問題。同時,注冊制實施還有較長時間。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3月份股市將步入敏感期,市場對于注冊制的期待多于恐懼。3月1日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務院關于注冊制改革的授權決定將生效,注冊制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市場仍需觀察注冊制的進展狀況。
對于昨日大跌,西南證券的策略分析師朱斌表示,目前市場處于弱勢,一線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過快又加速了市場資金流出。弱勢市場中,風險偏好顯著降低,投資者對于企業盈利要求顯著提高,市盈率偏高的中小創受風險偏好下降而下跌。
■投資故事
投資一年買房大賺炒股虧本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炒股失敗、而房地產市場的一筆投資意外得到了170萬的回報之后,劉先生這樣感嘆。
劉先生是一位上班族,從不關注股票的他在2015年初看到股市瘋漲,也開始在去年3月初嘗試炒股,資金最多時14.5萬元,牛市一度為劉先生帶來超額收益;然而,去年中旬開始的大跌也令小散劉先生坐了一回過山車,由于缺乏股票操作經驗,劉先生被動承受了多次大跌,股票賬戶資金目前縮水五成。
而就在進入股市的前兩個月,劉先生以單價3.1萬元貸款購買了深圳市區一套總價270萬的房產進行投資。一年后的今天,劉先生的房子價格已經上漲到單價5萬,總價高達440萬,房價上漲了170萬。
搭上了深圳房價大漲的順風車,又經歷了股市瘋狂,劉先生現在開始有所警覺,“經歷了股市的這輪大起大落,現在對房地產的瘋漲有點擔心。”
2015年至今,與股市的動蕩不同,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今年以來更是進入瘋漲模式,劉先生所在的深圳屬于其中翹楚。
國家統計局2月26日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顯示,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依然為深圳,達52.7%,已連續14個月領漲全國。
長江證券分析師蒲東君認為,京滬深因地理位置、產業結構、教育環境以及公共資源的優越性對外地居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人口凈流入量長期處于高位,基本面對行業需求具有顯著支撐。政策方面,雖然圍繞去庫存展開的行業政策大多針對二三線城市,但降準等貨幣寬松政策仍然對限購城市形成利好。
光大證券分析師徐高指出,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所以政策寬松基調將延續,因而寬松貨幣環境將推動一線城市房地產需求持續釋放,為一線城市房價提供支撐。
不過,分析師亦警示,深圳房價短期內或面臨回調風險。“深圳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香港,且房價絕對值顯著高于北京上海,短期可能存在回調風險”,蒲東君說。
■數據
三成百萬以上大戶消失
昨日A股再次迎來大跌,月末的連續大跌讓上證綜指回到1月末水平。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最新公布的今年1月統計月報顯示,A股1月份便消滅了44.65萬持股市值百萬以上的大戶,相較2015年年末銳減近三成。
今年1月,上證綜指共下跌22.65%,超過了此前2009年8月單月下跌21.81%的紀錄,創下近七年來跌幅最高,而在市值縮水上,單月A股蒸發市值約12.62萬億元,這一數字與2015年意大利全年GDP相當。
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滬深兩市持股市值在百萬以上的投資者共計108.06萬。這一數字在一月前的2015年年末,則為152.71萬。短短一個月,便有44.65萬百萬元大戶消失,銳減29.24%。
而這些消失的大戶,基本都是自然人投資者,今年1月末,持股市值百萬以上的自然人投資者總數為104.64萬,較2015年末的149.02萬自然人投資者數,減少了44.38萬。機構投資者數僅由3.69萬下降至3.42萬。
低迷的行情也讓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大減,1月末近半成投資者空倉。中國結算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末投資者總數達1億,但1月份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為3048.43萬個,較上月減少了305.86萬個,占期末投資者數的30.35%,較上月減少了約3.5個百分點。
而截至1月末,持倉投資者數5127.59萬個,持倉投資者數占期末投資者數的比重為51.04%,較上月下降0.59個百分點;空倉投資者占48.96%。(李春平趙毅波)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