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全國兩會將于本周開幕,深化國企改革必將成為焦點之一,因為通過國企改革收獲的改革紅利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今年以來,相繼召開的地方兩會及地方國資監管會議勾勒出地方國企改革路徑,以重組、混改、資產證券化為亮點的地方國企改革進入全面加速期。
從政策層面看,剛剛發布的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配套文件為央企和地方國企改革提供操作層面的政策指引。從去年9月份頂層設計文件《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到目前為止已有11個配套文件發布。同時,去年底中央工作會議供給側改革的定調,大幅提升了國企改革的緊迫性和戰略性。日前召開的第21次深改組會議,再次強調抓改革落實與“國企改革方案落實年”交相輝映。這些政策的出臺也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操作指南”。
從經濟形勢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原本被高增速掩蓋的不少問題和矛盾逐漸顯露,一些企業生存發展將面臨嚴峻考驗。如果不加快國企改革,形勢將更加嚴峻。因此,經濟形勢也倒逼國企加快改革,2016年,國企改革將加大集團層面的兼并重組,推動強強聯合,也會推動專業化重組,以行業龍頭為依托,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撥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值得注意的是,以混合所有制為導向的市場化兼并重組將加速,包括整體上市以及整合重組均是地方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可以看出,國企改革正步入快車道,有望盤活超萬億元的國企存量資產。
我們同時也看到,國企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除了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還要從企業內部、完善監管體制等多個方面入手,切忌以行政手段強行干預。加快推進政企分開,剝離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和行政性特權,激活國企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從而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促進自由公平競爭。
筆者認為,對中國經濟整體而言,隨著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紅利得以釋放,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地方政府現有負債壓力,有利于防止金融風險擴散和緩解經濟下行風險,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提供長期支持。
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這一大方向之下,可以預期的是,大量優質資產將有望通過多種形式逐步注入上市公司中,新一輪重塑上市公司價值將開啟,這也將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