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網絡訂餐成為很多市民的就餐首選,訂餐需求量的增大催生了高薪的外賣送餐員。 東方IC 圖
眼下,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訂餐APP正成為許多市民手機里的必備應用程序,網上訂餐人數增多,外賣平臺訂餐需求量隨之增大,催生了外賣送餐員職位的需求,有企業甚至喊出月薪萬元招聘“騎手”(外賣送餐員),可騎手的日子并不好過。
近日,不少送餐員向楚天都市報反映,送餐途中,外賣屢屢被盜,不僅要自討腰包賠錢,還要平息客戶怒火,“工資確實不低,可都是風里來雨里去換回的!”
客戶點的外賣屢屢不見
“連外賣都有人偷!”上周四,在湖北武漢光谷世界城上班的陳女士發微博吐槽稱,當日中午11點40分,她點了兩份煲仔飯,13點5分接到送餐員電話,說外賣放在電動車保溫盒內被偷了。陳女士得知后,覺得不可思議,兩份飯又不是什么貴重物品,竟然也有人偷。大約25分鐘后,送餐員才送來了重新做的外賣。
無獨有偶,2月24日中午,華中師范大學的李同學在一款APP上點了外賣,送餐員送到宿舍樓下后,不能進入女生宿舍,就跟小李打了電話,說把外賣放到樓下的門禁臺上,讓她自己下來取。等小李從5樓下來,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外賣就不見了。后來,她只好自己去食堂買了飯。當她回來說起此事時,室友們也是一臉驚訝。
記者搜索微博發現,不少網友反映,點的外賣,在送餐員送餐途中被偷,無奈只能多花時間等待或者退單。
騎手一個月被偷三次
今年23歲的吳曉焰是一名騎手,送外賣已有3個多月。2月27日,在漢陽王家灣,說起在1個月內外賣被偷3次的經歷,他仍氣憤不已:“外賣丟了,我要自己出錢,再給客戶做一份送過去,不僅沒賺,還賠了。”
2016年1月9日,吳曉焰到漢陽摩爾城一家餐廳取完披薩后,緊接著要去取另外一家餐廳的餐品,想著披薩不好攜帶,取餐品只要一兩分鐘,他就把披薩放進電動車后座上的保溫餐盒內,等回來時打開保溫盒,發現披薩不見了,心里咯噔一下,涼了半截。
報警后,他看到附近也沒監控,只好作罷,為了按時給客戶送餐,他趕緊跟客戶聯系,客戶也是不相信。吳曉焰一個勁的道歉,自己拿出90元,相當于他大半天的工資,讓餐廳加急做了一份披薩,送到客戶家里還是晚了半小時。“我自己都還沒吃過披薩,第一次買披薩還沒吃上。”吳曉焰說,雖然有些委屈,但客戶的理解讓他還是很欣慰。
1月18日,他在漢陽人信匯接了兩個單,在取完第二單的餐品回來后,發現第一單保溫盒里的4個餐品,只剩下了2個。2月6日,他送的一份外賣再次被偷。吃過三次虧后,吳曉焰無論去哪,都提著保溫餐盒。
騎手掙的都是辛苦錢
“餐品一般在大廈、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被盜。”有關人士介紹,現在騎手在容易被盜地點,都會背著外賣箱去送餐,避免餐品離開自己視線。
某外賣徐東站站長柏先生稱,送餐員在徐東附近的楓園、竹園兩個小區容易被盜,站里有一半的送餐員曾被盜過,餐品被盜后,員工和公司各出一半承擔。柏先生說,騎手掙得更是辛苦錢,年初雨雪天,無法騎車,騎手們步行送餐,有一次給東湖景園的客戶送餐,怕送晚了,騎手打的去送餐,不然客戶退餐,對騎手來說損失更大。
某外賣公司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平均每位百度外賣騎手1年的送餐距離是14000公里,相當于從我國最東端到最西端走了快三趟。“比快遞員收入高,壓力也更大。”吳曉焰說,平常一個月能賺五六千,多的話能拿到七八千,可別人的吃飯時間,正是他們的黃金時間,常常是爭分奪秒“餓著肚子給別人送飯”。
“別看工資高,都是我們風里來雨里去換回來的。”50歲的外賣騎手胡寶凡說,他一把年紀,為了趕時間,常常是拿著餐品飛奔,有時送慢了,飯菜變溫了,客戶不理解,給他個差評,他這單就算白干了,“外賣丟了,賠錢多花時間不要緊,就是希望客戶多理解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