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后,又到了傳統跳槽的“黃金季節”。大經濟環境不理想所致,不少單位都推遲了年終獎的發放,今年的事業信心指數也較去年更低。由于不少企業節后發年終獎,跳槽白領遭遇討要年終獎的難題。
跳槽員工遭遇討薪難
“真是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剛剛拿到一家新公司offer(錄取通知)的白領小丹這兩天準備向單位提出辭職,不過令她煩惱的是,單位年終獎節后發,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3年的她推算,這筆年終獎約合她4個月的薪水。不過,要是在年終獎發放之前離職,這筆不菲的年終獎極有可能與她“擦身而過”。
小丹向單位HR(人力資源部門)咨詢,這家民企的HR表示,年終獎還是會給她發放,不過由于她節后要離職了,只能發放1/3左右。這讓小丹心里很不舒服,“年終獎明明是獎勵上一年的勞動付出,我明明去年全年都工作滿了,現在因為離職的原因,上一年的獎勵卻只能拿到少部分,實在不公平。”幾經與單位溝通,仍沒有任何改變。單位還告知她,給年終獎已經是基于她上年表現優秀額外照顧的,按照慣例,發放年終獎之前離職的員工是應該一分都拿不到的。
記者在不少招聘論壇上發現,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單位為了防止員工節后跳槽,都推遲了年終獎的發放。有的人稱,年終獎快變成年中獎,至少推遲半年才發放上年的獎金。最關鍵是年終獎并不透明,這也使得很多員工猶豫,不知道值不值得等待。
不發年終獎申訴也難
因為遲發的年終獎,節后找工作難,招聘也難。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告訴記者,春節前后招人挺難的。主要原因就是候選人會在年終獎上糾結,導致在年底有跳槽意向的人并不多。就算愿意在年底跳槽,因為原單位年終獎沒發,又不舍得不要,思前想后婉拒的人也不少。
跳槽了還發不發年終獎?估計每個單位情況不一,但可以肯定,在經濟環境不是十分繁榮的情況下,對于離職員工的薪酬單位也會更為謹慎。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構成的規定,年終獎是屬于獎金的一部分,是勞動報酬。沒有拿到年終獎的員工可以舉證證明公司有年終獎及年終獎已發放,申請勞動仲裁。
不過,現實中真正申請仲裁的白領并不多。一位公關行業員工表示,行業的圈子就這么大,如果因為討薪向上一家公司申請勞動仲裁,立刻就會在業內“出名”,將來再跳槽換工作,新單位也不愿意接收一位與老東家有過激烈矛盾的員工。為了前程,還是放棄吧。
可以向新單位申請補償
節后,遇到未發年終獎跳槽就一點辦法沒有嗎?其實白領可以選擇將跳槽成本轉嫁給新單位。
一位有經驗的人力資源經理告訴記者,如跳槽者在新公司要求時間內入職并且為此損失了上家公司的年終獎,可以嘗試與新公司談判:在通過試用期后發一筆獎金作為給候選人的經濟補償,具體金額則需與新單位人力部門商談。這種情況要因人因事靈活處理,如果跳槽者有足夠的資本,就要在談offer時為自己爭取利益。當然,如果新單位給報酬優厚,不少人也甘愿為此放棄年終獎。
此外,還可以選擇“拖延法”,就算拿到offer,跳槽者也可以向新公司提出交接工作等原因,把入職時間推遲到上一家單位發完年終獎。(記者傅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