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提出了2016年更貼近民生13件實事,其中提到今年將推行機動車駕培機構培訓服務模式改革,計劃在今年達到推行計時培訓、按學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服務模式的駕駛培訓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
通訊員 蔡楠心 現代快報記者 李宇龍 鄧月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維管處了解到,早在去年年底,南京就開始試點先培訓后收費的模式了。今年,這一模式將在全市的99所駕校中全面推廣。
“去年年底,南京金門駕校就率先開始了先培訓后收費的試點。駕校培訓的費用,在除去理論培訓、基礎服務費、代辦費之后,其他的費用按照科目和課時折算。”南京市維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學員在學完一個課時的課程后,如對駕校和教練的服務不滿意,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或可選擇不付款。
“教練和駕校教得好,才給錢,錢在學員手里。當學員和駕校發生一些矛盾糾紛的時候,學員就會有一定的話語權了。”南京市維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南京駕校的收費一直都是一費制交費,即以拿到駕照為標準交費,多年來發現了很多弊端。如今推行先培訓后收費,本質上是為了滿足學員多元的學車需求,賦予廣大學員自主選擇駕培機構、教練、學習方式的權利,同時增強學員的消費者主體意識。
在試點中,部分學員嫌按課時來付費的方案麻煩,報名不踴躍。如何才能讓方案變得簡單易行?學員覺得不滿意,想不付款,誰來保障權利的實施?糾紛產生時又該如何認定?維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維管處正在對方案和監控儀器等硬件設施做進一步的升級和準備,具體的方案不久就將推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