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滬深兩市低開后出現大幅跳水,上證綜指百點長陰跌破了280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的跌幅更是超過了7%,千股跌停再現,市場普跌特征明顯。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的大幅調整主要由前期反彈量能未能有效放大、行業完成輪動后未形成新的合力,以及技術回踩需求的不斷升溫等內部因素所導致。雖然市場的大跌將前期的反彈成果消耗大半,并對技術形態及市場情緒造成了較大的創傷,但同時由于上證綜指一步到位跌破2750點,市場的快速回調極大地釋放了調整壓力,預計市場短期將再度步入震蕩整固階段。
滬指創年內第四大單日跌幅
昨日A股小幅低開后快速下行,市場全面陷入調整。上證綜指昨日低開后一路震蕩下挫,相繼跌破了2900點、5日、10日及20日均線,午后雖然在跌破2800點后出現短暫抵抗但未成功,隨后量能放大跌勢加劇,最低下探至2729.85點,臨近收盤時才有所企穩,最終收報2741.25點,下跌6.41%。由此,上證綜指將2月15日以來的漲幅盡數回吐,并創下了年內的第四大單日跌幅。
深市各主要指數跌幅更大,也紛紛刷新了年內第四大跌幅。其中,深證成指昨日失守萬點大關,下跌7.34%,收報9551.08點?!爸行摗眲t成為了昨日調整的主力,創業板指和中小板綜指昨日均下跌了7.56%,分別收報2037.14點和10068.54點。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全線大跌,而且除銀行指數下跌3.16%外,其余行業指數的跌幅都在5%以上。其中,國防軍工指數昨日接近跌停,跌幅達到了9.72%、而建筑裝飾、建筑材料、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和電子指數的跌幅均超過了8%。135個Wind概念板塊昨日全面陷入調整,且全線跌幅都超過了4%。其中,僅ST概念、污水處理、創投和互聯網營銷指數的跌幅不足6%,而包括長江經濟帶、網絡安全、職業教育、高端裝備制造、傳感器、中日韓自貿區等在內的19個概念板塊的跌幅均超過了9%。
滬深兩市僅有47只股票上漲,千股跌停的場景再度上演,而漲停股票數量則大幅縮水至17只。
市場普跌背景下,兩市成交大幅放量,短線資金的大舉出逃,進一步加劇了昨日市場的下跌過程。昨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突破了6000億元,達6665.37億元,創下了1月8日以來的新高。其中,滬市和深市昨日分別成交2717.70億元和3947.65億元,分別刷新了1月11日和1月8日以來的新高。
重歸震蕩整固
昨日A股放量重挫,創熔斷暫停以來最大跌幅,大盤再次回撤到了前期底部的窄幅震蕩區間之內。從當前A股所處宏觀環境來看,大宗商品價格及外圍市場的逐步回暖,匯率也趨于穩定,再加上政策預期向好等支撐市場的因素并未發生改變,因此昨日市場的“突然”猛烈回調更多的源自于市場內部的因素。
首先,雖然自1月19日以來,市場便持續處于反彈過程當中,但整體量能并未出現有效放大,近兩個交易日更是縮量盤整,說明市場中人氣有限,而3000點關口前停滯不前也使得市場的謹慎情緒有重新抬頭趨勢。其次,在經歷了從題材股到二線藍籌,再到大盤權重股的完整輪動周期后,市場完成了一輪行業輪動修復過程,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意愿有所升溫,而新的輪動遲遲未能開啟,也加速了市場謹慎情緒的回升。最后,在技術調整壓力逐步增大、局部風險亟待釋放的背景下,再加上2015年以來的連續三次大幅回撤過程使得資金形成了“條件反射”式的負反饋,抄底資金及價值投資者不愿入場,這也造成了昨日盤中下跌過程中并未出現像樣的抵抗過程。
東北證券指出,技術上看,由于春節后的快速反彈、KDJ等背離指標需要適度的修整,再加上市場參與者仍以存量為主、增量緩慢,因此市場需要在月線附近震蕩整固。未來不排除滬指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過底部有望高于1月27日創下的2638.30點的年內低點。
不過投資者也無需太過悲觀。信達證券分析師谷永濤表示,2月25日指數下探的速度相對均勻,資金撤出相對有序,反映出投資者雖然悲觀,但并未恐慌。雖然節前市場擔憂因素并未完全消失,不過隨著重要會議的臨近,A股市場的政策預期將有所加強,因此投資者毋需過度悲觀。(記者王威)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