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訊(記者王小英 李文亮)春節,這個節日有每個中國人都無法擺脫的情懷;鄉愁,是久別的鄉土、鄉音,是記憶中老家那豐盛的年貨;離開家鄉的人,每每回到家鄉,對家鄉的細微變化,都感受最為深刻。
在江蘇淮安王華的鏡頭下,新春期間很多人對家鄉感受最深刻的便是兩個字:“變化”。變化中,有城市剛剛開通的有軌電車,有春節期間重回舞臺的非遺文化,亦或是豐富的文藝表演。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全國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支持、央視網主辦的“新春·變化·鄉愁”微視頻主題征集活動,2月4日至3月15日面向全體網民征集相關主題作品。
基層是各類優秀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新春·變化·鄉愁”微視頻主題征集活動面向全國網民征集作品,積極發動基層群眾,激發基層創造力,反應基層可喜變化,得到了人們的熱烈響應。
事實上,“新春·變化·鄉愁”的創意者、拍攝者及視頻中的人物,幾乎都是基層老百姓,反映的也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這樣的視頻很容易讓人們感到親切、容易引發情感共鳴。
在諸多參與者中,來自江蘇淮安的王華先生可謂是一位高產者,活動從開始之初,他已經上傳了好幾個微視頻了。
“我做拍客七八年了,一直很喜歡記錄自己所在城市發生的變化”,1970年出生的王華先生,自從知道拍客這一行之后,就像發現了新世界,沒事就喜歡拿著攝像機到處拍攝,對于自己所在城市發生的諸多變化,王華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知道央視網發起的微視頻征集活動之后,王華就對這事兒上心了,參加公益活動的時候跟人聊他們心目中的“新春·變化·鄉愁”,坐有軌電車的時候也跟人聊這事兒。視頻中,當地90后女留學生從韓國回到家鄉參加公益活動,在王華的鏡頭中,女孩說家鄉發生了巨變,在為家鄉高興的同時,卻也懷念過去那“親如一家”的鄰里關系,王華說自己拍攝了很多人,對家鄉變化感知最深刻的其實是常年在外的游子們,另外家鄉七八十歲的老人對家鄉的巨變感受也非常深刻。
在他們眼中,這幾年家鄉可謂是發生了巨變。正月初二這一天,王華還嘗試第一次使用小蟻運動相機,在淮安市清江浦拍攝廟會,鏡頭下的廟會越來越豐富,人們來來往往,鏡頭中能明顯地感覺到城市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感覺到人們生活變好了,不像過去缺衣少食那種日子了。
王華上傳的微視頻,有的記錄了他家鄉日新月異的面貌,有的反映出當地過年的熱鬧氛圍,有的作品記錄了當地特有的民俗年味……樸實的鏡頭語言,記錄的全是基層的大小事兒,正如王華自己所說,他希望自己的鏡頭能夠記錄家鄉的變化,拍攝有溫度的故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