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12月5日電(記者劉金輝)河南孟州市(縣級市)“80后”小伙薛帥利用在義烏做電商的經驗回鄉創業,創辦電商第三方服務公司,從事電商培訓、團購、線上線下服務等業務,培訓當地1200多人從事電商創業,將“互聯網+”理念帶回家鄉。
1984年出生的薛帥,大學畢業后,南下義烏打工,做了幾年采購之后發現電商很有前景,2009年從原單位辭職后開始接觸電商,從一個飾品公司的電商客服做起,到店長,再到電商運營經理,熟悉了電商發展的整個過程。
“2013年9月,我回老家探親,發現家鄉的電商發展很落后,而家鄉有許多優質的產品打不開銷路,如羊剪絨制品、鐵棍山藥等特色商品。”薛帥說,經過一番思考后,當年底,他帶著6人團隊回鄉創業。
起初創業并不順利。薛帥說:“我們第一個項目是雪地靴,因為桑坡村有好多生產雪地靴的工廠,但是,當我們同這些廠家商談組建電商開展合作的時候,好多人不太懂。他們說,你買我的東西,在你們網上賣不就行了,我們不搞電商。”就這樣,3個月都沒找到合作伙伴。
薛帥意識到,這里的人互聯網觀念還比較落后,得改變策略。2014年4月,他們開始做團購,很快,孟州第一家團購和同城信息發布平臺“好夢團”上線,兩個月后便有3萬會員注冊,半年就實現了6000萬元交易額。
2015年是孟州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4月,孟州同阿里巴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重點發展“村淘”,幾個月后,淘寶縣、鄉、村三級服務站建立起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決。農村淘寶上線45天,線上交易額就達到了378萬元,這個中原小縣的電商開始活躍起來。
這時,薛帥看到,電商人才的短板和第三方服務平臺的缺乏即“賣什么、怎么賣”成為孟州電商的短板。于是,他并駕齊驅,一手同政府合作開展電商人才培訓,一手搭建第三方服務平臺“孟州購”。
從今年6月開始,他開辦了“666”電商培訓班,每期招收60個人,每周六上課,每期培訓6天。截至目前,培訓班已開辦21期,1200多人接受培訓,不僅有孟州的學員,還有博愛、沁陽、武陟、汝州等地的人到這里學習。
薛帥的“孟州購”平臺,集合了1萬多種義烏小商品和1000多種孟州本地產品,為創業者提供貨源支撐、網店搭建、商品拍攝、全網營銷等第三方服務,打造微商、網商“一站式”產品選購基地。目前,該平臺在線注冊用戶達5000人,實現了網絡分銷,月銷售額達80多萬元。
李莉是接受過培訓的創業者之一,她原是一個全職媽媽,接受培訓后,開了網店和微店,經銷“孟州購”的鞋子、日用品等,每月交易額在4萬多元。“我主要維護網店和微店,訂單來了之后就轉給‘孟州購’,他們負責發貨,很方便。”
現在,薛帥來到了河南蘭考縣,同別人合作在這里開了分公司,準備開發蘭考的電商潛力。“縣域電商的潛力非常大,我會一直做下去。”薛帥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