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副教授談農村剩男:需消除婚姻中的“賤農主義”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發布時間:2016-02-25 07:48:09

作為武漢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劉燕舞長期從事農村社會學與鄉村治理、農村社會工作等領域的研究。此前,劉燕舞關于“農村老人自殺”問題的研究成果曾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有關部委領導的批示。也正是在那次研究中,劉燕舞開始關注農村“剩男”現象。

從2009年至今,劉燕舞已經走訪調查了黔、湘、鄂、豫、晉等11個省(自治區),覆蓋了全國的大部分區域。6年間,劉燕舞在村里駐扎時間累計達到450余天,發表了《農村光棍的類型研究——一種人口社會學的分析》《從核心家庭本位邁向個體本位——關于農村夫妻關系與家庭結構變動的研究》等重要學術論文。

他曾經提到當前年輕人婚姻觀念中存在的“賤農主義”。這位近年來一直把研究放在農村的學者認為,農村剩男問題背后值得關注的是城市對農村女青年的抽離問題。

記者:為什么會關注“賤農主義”對農村婚姻的影響?

劉燕舞:過去我們常說,農村男青年受到“婚姻圈”擴大和出生性別比失調的雙重擠壓而有可能陷入光棍的困境,但現在,城鄉差異和區域差異正成為導致農村剩男的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

我們在調研時發現,江浙一帶的光棍就比其他地區少很多。在那些較為富庶的地區,即便出生性別比有所失衡,光棍的比例也會低一些,因為中西部的女性資源大量流入,減低了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影響。城鄉差異、地區差異的擠壓,使女性資源流向更有利的高地。

這種流動產生的婚姻擠壓,背后是婚姻觀念層面的“賤農主義”和“城市拜物教”。

事實上,我國出生性別比失調的高峰大概在1995年左右,那個時期前后出生的人,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適婚年齡,還不是光棍的高風險年齡群體。性別比失衡對農村剩男的真正影響或許還要再等5年,甚至10年。所以,我個人并不認為,當下農村剩男問題的最主要因素是出生性別比失衡。

當然,我也不否認出生性別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異,有些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嚴重的比例失調現象,峰值早于1995年,在那些地區,農村剩男的主要成因或許就是當初的出生性別比失衡。

不過,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根源,宏觀層面的“賤農主義”才是造成農村剩男的最深層原因。但這個邏輯卻往往被人忽視。以嫁農民為賤、以農村為賤的觀念是一套非常厲害的話語體系和意識形態,它不僅僅會影響到婚姻,還會影響到農村各個領域。

記者:為什么叫做“賤農主義”?

劉燕舞:“賤農主義”這個詞不是我發明的。南京大學的張玉林教授曾分析這一歷史轉變現象:“‘賤農主義’是指當代中國逐漸形成的以農為賤的觀念、話語、價值取向和政策取向。它表現為壓制農民的權利、貶低農業和農村的價值,從文化上否定,從物理上消滅農業、農村和農民。”我完全贊成這種判斷。

中國歷史上是具有“重農主義”傾向的,“士農工商”的排列至少可以表明“農”在合法性上不存在問題。但過去100多年邁向現代化的步伐中,由于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一直是中國強國的訴求之路,農村忽然成了落后的代表。這種觀念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隨著打工經濟大潮的興起和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邊界的擴大而逐漸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婚姻上的“賤農主義”就是否定嫁給農民(包括農民工),進而否定嫁到農村。

現在的話語體系都是“城市中心主義”的,很多價值觀和決策都在受城市支配。但不是說城市才有這種觀念,農村也有,它是全社會性的“意識形態”。現在農民自己也認可了“以農為賤”,農民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嫁到農村。

與婚姻的賤農主義相對的,是“城市拜物教”,即指將嫁城里人或嫁到城市并從事非農職業作為一種如神靈般崇拜的婚姻追求現象。這里的“城里人”只是泛指,它的主要特點是經濟物質上的富有。一個明顯的現象是,賤農主義邏輯下構建了“屌絲”“鳳凰男”等話語,城市拜物教邏輯下,人們就制造了“高富帥”“白富美”“孔雀女”一類標簽化的詞語。

記者:這種文化上的認知對婚姻的影響是什么?

劉燕舞:與其他資源和市場一樣,如果婚姻市場是自由而開放的,而在婚姻賤農主義和城市拜物教的雙重作用下,婚姻資源因為市場的分化,會在以經濟因素作為重要標桿的指向下出現嚴重分化。因此我們會看到,農村光棍漸多。而城市中,或以城市為代表的婚姻資源配置的高端位置中,有些人能擁有更多“妻子”,所謂“小三”“情婦”“長期保持不正當性關系”等太多詞語都是對這些社會問題的社會語言學反應。

記者:如何緩解或者解決這種文化上的問題?

劉燕舞:首先要確認農村在文化上的地位,不要動不動就好像覺得它是落后的,我們現在的一個架構就是把農村和城市對立起來考慮,城市代表現代化,代表先進的發展方向,農村就是落后的,是要被改造的,是要被消滅的。這樣的話農村只會越來越沒有出路,農民也越來越沒有出路。

不能否認,從硬件上來講,我們現在的農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好,但是從文化地位上來講,現在卻比以往要低。在政策取向上,我們不能一直想把鄉村變成城市,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兩條腿都要走。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要更加強調“美麗鄉村”,只有重新樹立起農村的文化地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